为了实践“家校”共管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老师提倡,我们班的家委以及家长们可以抽时间去教室听听课,已达到家校统一协调的培养机制。
都说一班的纪律很是差劲,令许多的代课老师们不厌其烦。今天,我遵班主任和各位家委的委托,临危受命去上了几节课。
虽然上课的铃声早已拉响,但同学们依然吵闹不已。当然,能够做到心无旁骛的同学还有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数葛浩然同学了,面对周遭震耳欲聋的嘶吼声,我见他把耳朵埋到双手的手掌里继续学习。其他同学则完全不顾及身边的三位家长以及讲台上拍桌子跺脚的老师,急得我大吼一声,“上课了!”他们则集体扭头看向了我这个“异类”。
地理老师对于他们的行为,无奈地总结了一句,“父母有父母的工作,你们有你们的任务,我们有我们的责任,大家本应各负其职。”
语文老师是临时性的代课老师,当她了解了同学们学习课程的基本情况后,开始了颂读所有诗词和文言文的内容。当大家读到关于“雪”的诗句时索性来了个“飞花令”,同学们个个积极抢答诗句,令老师大赞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很高,对于上课期间胡乱答题的孩子们则回了一句,“不要把无知当成你愚昧的资本,每一种游戏都有它内在的规则”。
临近下课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你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也许是上了课间操平息了同学们的热情,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第三节课同学们安静了很多。课上主要复习星期天留下的试卷,所以同学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对试卷。
生物老师敲醒其中一位及其安静的同学说,“家长不在你捣乱,家长在你睡觉。我们来学校必须搞清楚三件事:
1.我们来学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2.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3.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政治老师不停地抚摸着调皮捣蛋孩子的头,安慰着什么。临下课她和我笑着说道,“你看这老师好当不?”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位名人的话说给你们听: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曾说过,“玩,就要玩个痛快;学,就要学个踏实。
而我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
我相信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对我并不陌生,我想问为什么?我来回答你们,抛开时代、原生家庭等因素不谈,通过学习,我现在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同学们都知道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道理同学们都懂,其根源在于习惯:生活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和行为的习惯。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是在幼儿园。”
是的,我也很是赞同这位老人所说的话。海明威说过: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学会闭嘴。也就是说,按照素质教育来说,我们大多数同学没有从幼儿园毕业。会说话是一种艺术,能倾听是一种能力。这当然不是把所有的责任往老师身上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愿你们将来不被生活所累,都可以像海子诗中所说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愿你我能养成如作家梁晓声先生所说这样的国民性格:“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愿你们:拥有宁静,相信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