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泊樵舍》原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原诗】:
涨减②水逾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④几家存?
【注释】
①作者简介: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蠖斋,晚号矩斋,安徽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有《施愚山先生学余诗集》等。与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其诗远承其乡人宋梅尧臣的传统而又有变化,风格高雅淡素。论诗主张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作诗须有学力,注重修养。他的不少作品,对清初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有真实的反映。
②涨减:潮水退去
③野戍:部队野外驻扎。
④茅屋:茅草屋,指普通百姓。
【翻译】:
潮落的时候,浩荡的江流挟裹着滚滚的浪波,愈加见得汹汹湍急起来。阴沉沉的雨秋,还不到傍晚时分,天色就已一片昏暗。
岸上的连绵山影,成了驻守江岸的清兵野戍之地!山野搅得一片凌乱了;江边的小村一片死寂,见不到几处炊烟,只有疏落的杂树和风吹瑟瑟的黄叶。
下起了稀疏的雨。举首仰天,沉沉夜空还剩下几颗暗淡的星,江上的风,却又猛烈刮起,向着高高的江岸撞去,终又逆折回来,发出一片凄历的喧鸣。
一路船行所经之处,只见官家“剿乱”的幢幢舰影,无辜百姓则屡遭劫难,更有几家茅屋得以在战火下幸存?
【赏析】 这首诗记旅途所见,诗人在秋天潮落的傍晚,泊舟于江边樵夫之家,举目所见,唯荒凉离乱之景:山上军队扎营,江中战舰往来,村里黄叶满地,岸边悲风呼啸。通过这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反映了清初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句句写景,亦句句言情,将强烈的感情寄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诗人以江村为中心,选取江水、天色、乱山、雨、星、风等自然景物,构成一幅荒凉寂寞的画面。诗的语言如金声玉润,既清新晓畅,又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