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技术,来访者会为治疗师呈现一幅沙盘图画。通过图画,治疗师会感受来访者心底的叙述和画面表达出来的故事。
今天第一次身临其境的感受,非常有趣。我充当咨询师,小组另一位扮来访者。
督导在旁边协助,时间一小时。来访者根据自己喜好,一般用15分钟摆放器具。其余是根据场景,咨询师用开放式问话,让来访者讲故事。
老师让我们按照程序来做。
1.触沙的感觉;
2.介绍沙盘;
3.潜意识选沙具;
4.记录摆放的过程及潜意识现象;
5.来访者讲故事 ;
6.咨询师根据观察沙盘场景,用开放式提问;
7.根据来访者诉说,切入问题展开;
8.如果有改变,你怎么改变;
9.延升……
我只是讲今天呈现的过程。来访者阿花用5分钟就摆好了沙盘。草坪上铺上草,一双女儿在玩、她同老公坐在对面。草坪外面一个佝偻着婆婆和坐在一边的公公,另一边有个米奇林公仔。房子周围有花,有树有风车。
婆婆孤零零盯着一家,阿花说她耳朵听不见,人好强。什么事都要管,又管不了,人又唠叨,很多时候臆想别人在说她坏话。
阿花一一给我们讲人物关系,督导一针见血的说出,家庭关系问题在于婆媳关系。并教我们如何引导话术。
因为新手,在问问题上老是卡壳。过程是要不断引导来访者讲故事。其实更多是她内心的显化,再找出症结。
最后问阿花如果有改变,怎么去改变,并重新布局人物关系。阿花把公公放在旁边,找俩个人跟婆婆做说服工作。
她说实际上她婆婆不坏,而且为大嫂一家也付出了许多,她们关系也不好。平时试图去改变公公,太愛唠叨。
对于今天的沙盘游戏。让我多少有些感慨,为这个婆婆感到悲哀,操劳辛苦了一辈子,却吃力不讨好。我就在想,将来自己也会做婆婆,千万不能说的太多。
夫妻之间是理解、包容与尊重。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除非他自己也想改变。
有些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而婆婆的问题是否也跟她的婚姻关系有关呢?有时我们只是看到表面,而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人不会轻易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