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文/苏子游
影视书本看到的娘是慈祥、贤惠,充满光辉,而现实里的娘却逊色了许多。
小时候,恋娘,大一点,厌娘,如今烦娘心疼娘。
那一年我8岁,是普通的一天,天朦朦亮,公鸡打鸣,被子被掀开,娘摸摸我的小屁股,睡梦中的我被叫醒,刺眼的亮光闪得我睁不开眼,隐约望见光亮中娘的轮廓。
“宝宝,起床了,和娘换白面去。”
我答应一句,又睡了过去。
“给你换好吃的干脆面呢。”
听到这里,我瞬间精神了。
吃早饭了,稀粥,白面馒头和鸡蛋,夹点咸菜,一会就喝得干干净净。
娘骑车,后面驮着两袋麦子,我斜着身坐在大杠上。
一路骑骑走走,好几个大坡,娘下来趟,我在后面推。
一会,下坡了,车很快,风大,娘的头发在我的脸上滑来滑去,又痒又刺,一股淡淡的花香味。
到了收粮站,收粮的是一位中年人,头秃的,戴副眼镜,一脸严肃。
他每称一袋麦前,解开扣绳,抓一小把在手里摩擦。
中年人眉头一紧,“你这有点湿呀!”
“麦子已经晒了好多遍了,干得很。”
“你这袋要扣十斤。”中年人面无表情。
娘还在央求。
“不卖就拉回去。”
娘脸色渐白,不再说话。
拿了麦子钱,塞在自己的袜子里,又拿了几袋干脆面。
回家的路上,没有了麦子,母亲骑得很轻松,我吃着干脆面,贴着母亲的背,幸福极了。
大一点,我去另一个镇念高中。
一学期回不去几趟。
娘没啥文化,跟着泥瓦匠做做下手。
娘不嫌苦,娘说只要肯吃苦,不怕没饭吃。
娘爱唠叨,做饭时爱说,摘菜时爱说,洗衣服时爱说。
说来说去就那几句话。
人要老实本分,为人要有菩萨心肠,烧火要空心,做人要实心,有墨水吃公家饭,没文化就卖苦力。
时间长了,就烦了。
人总需要一些新的思想,新的刺激。
菩萨心肠的娘,在外受气,便宜没占上,苦活累活找她干。
我对娘的这套说辞有些怀疑。
青春期,会遇到些烦心事。
考试考不好烦,喜欢一个女孩又不敢告诉她,最讨厌上数学课。
娘那一套空洞的说辞早已不能满足我,只会让我徒增厌烦。
如今,工作了,成了家。
听娘唠叨的机会少了,偶尔打来电话,还是那几句话。
在外该用则用,别苦了身体,晚上不要熬夜,少吃外卖。
我总是应付着,说了几句,借有事挂了。
娘老了,刚买的东西,不知道放哪了,钥匙老是忘带,二维码研究半天。
娘买了眼镜,一次让我帮她注册微信,我当时忙,没有放心上。
过几天一个陌生的微信加我。
通过后又视频通话,我点开,原来是娘。
娘说想我了,怕麻烦我,好久没见我了,就让邻居小李教她。
怕人家烦,花了水果钱,不让人家吃亏。
听到这,心里不是滋味。
小时候,带我骑车的娘,老了,眼花了,说话啰嗦了,腿脚不利索了。
可娘疼我的心,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