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书籍】 樊登读书

【标题】君子不惧不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字数】

【内容】


太爱这一章了,无论是对于我个人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做人有底线和原则,问心无愧无惧无忧;做事“接地气”要有抓手。

人是社会的人,所以人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在乎他人的评价,其根源在于我们缺乏自我评判的一杆秤,内心缺乏原则,所以让外在的评价取代了自我的评价。

我才进入单位工作的时候,希望每个同事都能喜欢我。我积极主动,甚至即使自己不方便也不忍拒绝他人的请求。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评价也会让我的心里掀起汹涌波涛。这样的我很累,我害怕听到对我不好的评价,所以我更加放低自己去讨好他人。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声音讨厌现在讨好她人的我,一个声音需要得到她人认可,最后我身心疲惫特别迷茫。慢慢的我遇到了很多事情,痛苦的同时也成熟了不少,我发现我不是人民币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明白委曲求全的讨好换不来尊重和喜爱,反而只会换来不尊重。

我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想法,过好自己的生活。慢慢的,我爱上了独立思考、自主生活、做真实的自己。我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能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同时也获得了更多优秀的人的友谊,我更喜爱现在的自己。

其实,现在的我也还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但是很快就会被我抛之脑后。他们不是我,他们没有太多的资格来评判现在的我,而最有资格评判我的只有我自己的内心而已。我问心无愧,不应该受到太煎熬的自我惩罚,而应该在反省的过程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毕竟这是我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28年冬,章江河畔满目萧然,河中飘荡着一直小船,小船浮浮沉沉,船上载着一位老人。他咝咝细语的对自己的弟子说“我...
    云成鹏阅读 587评论 0 1
  •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梦中醒来,问弟子:“到哪里了?……到南康还有多远?” 弟子周积答道:“尚...
    清风亭居士阅读 438评论 0 2
  • 最近,用微信读书再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感触颇深。 王阳明自小立志“当圣人”,终入圣殿。 “此心光...
    行者心往阅读 1,546评论 0 6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先生临终遗言, 大意是一生光明磊落,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说这话的人,该是有怎样的清明一...
    马唐阅读 330评论 0 0
  • 如何才能做到此心光明? 行得正,坐得端,怕什么,鬼神来了,也不怕,何况人哉。 1.不亏欠天地万物与人 不亏...
    敲打燧石阅读 2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