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参加完活动恰巧看到成绩出炉,老师让分享下,就近在深圳图书馆趁热打铁速战速决。本文宜细读,如果已经在备考,也可直接看“策略篇”。得知5A还是有点意外的,先上图:
一、动机篇
1.我的动力
不知道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有没有自己几年来反反复复做过专题梦?那种同一个梦换汤不换药或半年升级一版的梦,基本是心结。我考证的内在动机不针对PMP或项目管理,说白了就是经常梦见高考,那种不可逆补的遗憾,大家懂的。所以我的年度计划里就是考几个证,希望能告诉自己考试能力还行,以期不要在类似的梦境里绕圈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外部动力解决了考哪些证的问题。把互联网、金融以及人社部等证书清单逐一排查后,把日历打印成一张A4纸,把各考试日期和报名日期标上,开始执行。就我而言,选中PMP一则是工作关联度太大,这几年兼任项目管理的事务,也想让实践和理论做个碰撞与归纳。二则,PMP号称是ISO级别的公正与严谨度,国际认可,比软考有意义。第三,PMP全部是客观题,不用在简答题或论述题这类写得手酸的偏文科类考核中翻跟头,更适合技术宅。
2.考试动机
如果你刚好还处于抉择阶段,想问PMP值不值得考,答案是:考吧。当你连这文章都看完了,基本考证的客观原因都不言而喻了,剩下的就是考不考得上、是否安排得过来的问题。无需纠结,大部分同学要么是想深化项目管理技能,要么是以备下份工作之需,还有的是因为男朋友也考凑个情侣自习室,不亦乐乎。
拿到了PMP证书又怎样?我在筛选简历和面试时,持有PMP确实是加分项,好感加一。偶尔也会问到PMP事宜(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项目经理)探底。如面试者所坦言,考个PMP怎么可能真的秒变专家。国际项目管理两大组织,一个是学术型,一个是自称“最佳实践”的PMI,后者跟大家的手头工作还是有距离的。一则是“中国特色”,比如激励理论里我们答题时反过来理解就对了。
另外就是事业环境因素了。俗话说,不怕猪一样的队友,就怕猪一样的leader,如果项目很传统那就学IPD吧;如果管理与时俱进,那就去考敏捷管理吧;如果所在组织各种内耗或瞎逼逼,那你就别拿着PMP去“纸上谈兵”了。广泛流传的一个笑话就是,听说很多拿到PMP的人本来是想好好努力的,结果都嫌弃眼前的模式选择跳槽了。
3.总结在这里
言归正传,持有PMP确实有利于求职,毕竟人家愿意沉下心花几千大洋和几个月啃下那么厚的书那么深的题海,总比不学无术或混日子的人强。另外,PMP确实是一套相当严谨的逻辑体系,可以广泛应用到办婚礼、教育小孩等事宜上。在生活上,人人都是不够合格的产品经理,但是人人都是项目经理。
进一步追问,在忙碌的职场上,真的难得花精力好好面对考试了。这是一个小型实验,让你一个人挑灯夜读,让你感受焦虑与自责,让你灵感下了一场流星雨,让你深思自己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也让你体验久违的大学年代感。所以,深陷实验室的你在不可名状的千丝万缕的所谓的小命运面前,且干且珍惜吧!
二、准备篇
1.选择机构
PMP考试含金量和认可度比较高,这几年很火,培训机构很多。考PMP必须有机构培训,这是规则。选机构时,大家对知名度和费用比较看重,除此之外,建议也衡量下服务和成立时间。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比如上课地点和时间,靠谱的机构不止一家,完全没必要为几百块差价纠结大半天。可以问考过的人老师风格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我在三家中选择,它们都各有各的好,再次强调,没必要纠结。当然了,有负面消息的或大家没听过的,还得掂量下。
2.预留时间
一定得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一鼓作气(重考的代价是又几千大洋及至少额外一个月时间)。工薪族晚上和周末才有空,更不能太乐观。机构老师们普遍认为备考需要三个月,战线太长伤筋骨,战线太短抱佛脚,两三个月为宜。培训的时间跨度就有至少一个月。
举个例子,我春节期间准备看书,面对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各种诱惑,几天下来大概率事件大家懂的,所以干脆破罐破摔去看更感兴趣的书了。真正花事件的就一个多月吧,周末在去上课的路上或在图书馆泡着。因为有事周末加班和深夜加班,工作日能备战的时间真的很少,当你回家很累的时候,真的只想洗洗睡,任男神女神千呼百唤你都是铁骨铮铮的柳下惠,考试算什么。
总之,如果还有一个月时间,你可以破釜沉舟试试不要放弃;如果还有至少三个月,请不要着急。要担心的反而是看似大把时间的晚上和周末,不要过分乐观,要有风险储备,你要控制你自己,布置好自习空间或搭伴学习是好的选择。
3.备考材料
(1)最新版PMP教材。必备。不要提前买,有的机构报名时会送你。老师们建议至少看3遍,那么厚那么枯燥的书,前期让好多人焦虑了。实际上我一遍都没看完,糟糕的是我竟然在几年前大脑抽风买了旧版的教材白白拉升了GDP。关于教材,机构是明灯,多问老师。
(2)教辅书籍。汪博士的书口碑很好,可以考虑,但是可以向师兄师姐们买个二手的。物美价廉还有笔记,何乐而不为。机构的内部讲义是必读神器,一定要颠来倒去地看,把它狠狠地蹂躏成烂渣。其他的不必了,有讲义就够了,有钱任性除外。
(3)习题集。机构会给大家准备很多的章节训练、专题习题和考前模拟题的。有纸质版的、电子版的还有Web和APP版。线上版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减轻畏难情绪,而且可以看错题集和同学正确率等。纸质版更投入,特别是选择在大陆考试的人情境更真实。考前的机构模拟题必须做。平时的习题汪博士或其他教辅的解析更好,机构的有的良莠不齐。越到后面做题越重要,题做多了很多道理不言自明了。
三、策略篇
1.组合搭配
(1)课一定要上,但是可以灵活组合。比如线上课和线下课结合,错过时间的可以在线弥补。切记不要出现某个章节没上过课。
(2)上课、看讲义、做习题,其他的非必须。老师上课说的锦囊妙计一定要记下来。课堂笔记或教材笔记因人而异,反正我喜欢听懒得记(诀窍除外)。没必要到处搜资料来看,不要找我要那本英文原著哈。
2.排列策略
第一步:上课前必须看书,否则效果大减。看几章再听几章,没必要一口气看完。
第二步:上完对应章节的课最好三天内做相应习题,查缺补漏。
第三步:掌握程度较差的章节,看书籍,反复复习对应的讲义。
第四步:所有课程和章节都学习且做了习题后,再次看书或讲义把难点、易错点逐一击破。
第五步:做整套模拟题,135分以上不用太担心,130分以下好好反省并打鸡血。
3.偷懒策略
(1)如何看书。PMP教材是出了名的金光闪耀(“臭名昭著”),建议前面一百多页可以直接跳过,前三章不看书直接看讲义。后面十多章每次看一章或两章,不想看的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不是必需品,可以当成字典,无事不登三宝殿。
(2)如何抱佛脚。越到后面的学习越有效且记得住,书可以没看完,考前三个礼拜习题一定要做满。如果你悟性太好,那就尝试不看书不复习讲义,直接听课后做题,风险较大。当然了,不要题海战术,单纯的题海只会重复论证你哪里会失分,而你可能一头雾水。
(3)计算题。现场真题比想象中考得少,虽然计算题不复杂,但是没必要太伤脑筋。关于成本等重中之重的计算题几乎必考,一定要一鼓作气啃透。其他的加起来也没几道,可以放弃。更多细节单独问考过的人或老师。
四、扫盲篇
这里让新手快速克服畏难情绪快速进入课程状态,对PMP有全局解读:
PMP只讲项目管理,项目的本质是个临时的有考核标准的任务,而PMP的项目管理背景是商业项目,而且偏西方管理思想。做任务按顺序经过几个过程,叫五大管理过程组。做任务考验到多个领域,叫十大知识领域。怎么记?首先要让项目多快好省(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实现目标总得投入(资源管理、采购管理),需要与人打交道(沟通管理、相关方管理),因为比较复杂所以时刻要统筹(整合管理)与防风险(风险管理)。项目的过程组和知识领域两个维度组合成一个棋盘,十大知识领域拆分成几十个过程类似棋盘上的棋子。所以PMP其实是考49个过程(系统论)。每个过程(例如:收集需求)都需要用到工具与技术,需要有输入并输出成果(控制论),所以本质上项目管理是ITTO的集合。每个章节的结构都雷同。
五、灵丹篇
记住下面几条铁律就行了:
1.按培训机构和老师的教导来,有不懂的尽管问。
2.具体每个知识的理解和考法,单独询问或留言。
3.不放弃,前期时间过于乐观,后期难度过于悲观,坚定目标:要么过就行、要么5A。
最后,感谢陪伴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要相信大家,知难行易。
文章在公众号也同步了,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