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小Y一直是一个很要强的人,高考考砸之后,家人对他说,要不就上隔壁某一所211吧。
他说不行。
填志愿的时候,他拒绝了所有的邀请。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三天,后来,他如愿进了一所理工985的人文专业。对于别人来说,高考早已在六月份结束。但是他还没有,因为他要转专业。
怀着对大学的憧憬,他参加人文学院的新生动员会。那个体态丰腴的心理导师站在讲台前夸夸其谈,“诸位应该清楚,考入咱们学校的人文,和其它专业是没有可比性的......”
就像当头泼了一桶凉水,他醒了,醒来第一个念头,“我一定要转出去,拼了命也要转出去”。
二
大一的新生,应该是激情而富有活力的。但他不是,他不敢参加太多的活动社团组织比赛,他只知道,转专业的机会有且仅有一次。他还知道,人文的老师给分随意而任性,稍不留神判你一个低分让你哑口无言。他更知道,这个学部有近乎一半的人都想转专业,而僧多粥少谈何容易?
因为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在这一所学校,人文更像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顶着985的光环却早已经从里面,悄然改变了。
初入大学的他,是彻头彻尾的小白,没有摸清考试的套路,不知道与老师打点关系的窍门。
所以面对那些让人昏昏欲睡的课程,他有些茫然,却也只能瞪着迷茫的眼睛,一步一步的摸索前进。
他和朋友聊天,朋友向他描述从容自得的大学生活:
“我每天早上起床,围着东湖转一转,呼吸新鲜空气”
“下午的时候要泡一壶茶,然后临摹字帖”
“我每天抽一段时间温习小提琴”
这恰恰都是他所向往的啊,他眯着眼睛,YY了一会儿,拿起笔,继续巩固当天的功课。
三
人是会变的。那些在开学初嚷嚷着要转专业的人,已经有一多半放弃了。刷剧熬夜打游戏,唱k刷手机逛淘宝,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他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或者说,只是一时的热血掩盖了他们懒散的本性,因为连间歇性踌躇满志都谈不上。他们的热血像是一束烟花,开了一瞬间,就没有了。
最可怕的事终于来了,半途而废的loser最容易眼红那些仍在跋涉的人。
说他们的坏话成了loser们的一大乐趣。
“他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只想着转专业,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
“你看他每天早出晚归,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就是就是,整天偷偷摸摸的学也不知道跟别人分享,不就是怕别人超过他嘛”
“那可不嘛,人家是要干大事的人,咱能跟他比吗?”
拿着并不理想的成绩单,听着这样凌厉中伤的言语,他心中一万个不是滋味。
四
下学期到了,他决定改变战略,日常睡眠时间五小时,门门课坐在前排和老师搞好关系,向前辈请教摸清每一门课程的套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留心,尽全力搜寻自己能获得的所有资源。
但同时,他也不忘向他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天,他和辩论队的队友因为一件事产生分歧。当晚,他坐在寝室里温书。听到那个队友接连给两个室友发语音消息控诉他的不堪和“罪行”,室友没有刻意调低音量,所以他听的一清二楚,这时候,一名室友甚至当着他的面发语音回复:
“是啊,他一直就这么恶心”
他默默清理好今晚要看的书,走到宿舍楼中厅,铺开书继续复习。眼泪终于止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他想不明白,为何他一路本本分分走来遭受这么多非议。
他想不明白,为何他视为同伴的得力队友竟会对他恶语相向。
那天晚上,他一直看书到凌晨四点,直到远处的天空露出一抹微白。最后,他凭借一学期的努力成功跻身专业前几。
在得知自己成功转专业的那一天,他的内心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五
他说,转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他遇到了一群真正可爱的人。
他在转专业之初,因为听不懂课程,而举步维艰的时候,是他们伸出了援手,把资料毫不吝惜地借给他去复印。他在努力上进的时候,发现身边都是踏实进取的同伴,和他一起比赛,一起自习,一起谈天说地。他发现在这里,当某一个人取得成就的时候,大家会衷心鼓掌给予最真诚的祝福而不是闲言碎语。同样,当一个人陷入低谷困境时,大家会纷纷伸出援手并拥抱鼓励而不是落井下石。
原来人和人之间,真的会是不一样的。
六
写到这里,这个“他”,就是作者我本人。
马薇薇曾说:生活中的暴击不是成长中的必备品,每个人都应该长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个人都值得温柔以待。
我永远不会原谅把我逼入困境的人,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我过早地学会了太多的小把戏,在象牙塔里就变得功利而利己。
但同时我也感激他们,因为正是他们,提醒我要不断努力,让我有幸,和更优秀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