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小升初就实行划片招生了,最终还是无缘陕西营初中,进了嗤之以鼻的立志中学,郁闷了两天后也就释然了,毕竟后面还有一个纯粹的加长版暑假可以撒欢。也得到了上初中该有的装备,比如手表,带上它后放牛都觉得时间会漫长一些,
---
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上学第一天,老爸的拖拉机拉了满满一车,车上有村里的同学,送学生的家长,还有我们交给学校的粮食,低山有水田,所以都带的大米,高山上有的学生就只能带玉米面粉了。打饭的时也是带的什么就吃什么,就跟《平凡的世界》中一样,孙少平、郝红梅每顿只能吃黑馍,条件好的可以吃黄馍与白面馍。每个人还会带一口木箱子,里面会锁着饭票、装着盐菜、榨广椒的红色菜桶桶,小学毕业时写满赠言、打油诗,抄着《人在旅途》《小芳》并贴着郭靖、黄蓉大头贴的歌词本……
---
我们这所学校应该是秭归最小的学校了吧,全校学生不到150人,一个年级就一个班,老师11人,因为小,所以连考点都不是,后来什么体育考试、会考、中考都是到五公里外的西陵中学考点。去西陵中学都是走着去走着回,不过体育考试那次是例外,老师为了怕我们腿子走疼了影响跳远的发挥,就雇了一辆“狗脑壳”车分两批送我们去西陵中学,但回来时就只能走了。
----
学校因为是在半高山,所以每到枯水季节学校的池子里就没水了,有两种方法取水。一是学校还是雇那辆“狗脑壳”车去邻村拖水,二是发动我们学生带上自己的洗脸盆去端水,其实后来才想起来我们洗脸跟洗脚都是这一个盆,但当时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取回来的水真比油还贵,用水当然是计划经济了,老师给我们男生舀半瓢,女生舀一瓢水用来洗漱。记得周校长还多次教女生怎么用一瓢水来洗头,大抵就是扣出来的泡泡向甩鼻涕一样甩到盆外面,清第一次也在盆外清,第二次在盆里清。后来上高中了,理发店里有干洗了,回想起来,周校长这种一瓢水洗头也算是干洗吧。我们男生就简单多了,记得发给我们的半瓢水洗脚时偶尔还有蝌蚪在游弋。
---
那时一天三顿都是吃饭,以至于后来上高中了早上吃包子喝稀饭,不到第三节课就饿得晕头转向了。学校小卖部卖的鸡汁方便面当时绝对可以算零食中的劳斯莱斯,记得当时可以用三张三两的饭票换一袋。那时学校恋爱的很少,男生如果给女生送两袋方便面就是恋爱的信号,就像《越狱》第三季里,丢一个鸡爪就表示挑战开始了。
---
立志中学的校舍还在,每年回去都看她一次,就象看望一位老者,上次回去发现她耳朵听不到了,这次回去发现她眼睛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