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观看了蔡礼旭老师的国学讲座视频,深有感触。他讲了很多传统道德文化,很多国学的基本素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对于如何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他给了太多的说明。这其实也是对于目前我国教育方面是注重分数的培养还是注重个人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最科学和传统的解说。
他在讲座里告诉我们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当我们成人都不能以身作则,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把下一代教育好。并且人要抉择一条路一定要先有判断力。现在的西方人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一个死胡同里了,但是他们不敢承认。所以他们都偷偷的去做。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个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里面说道,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各个领域里的佼佼者,但他们却异口同声的提出来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人想过好日子,要赶快汲取真正圣人的智慧。七十年代有一位影响世界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叫汤恩比教授,他也提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思想可以解决,这是英国的大历史学家提出来的,他提到的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孔孟学说的核心在仁慈,孔夫子的思想以“仁”为中心;大乘佛法的核心讲的是慈悲,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情。西方的耶稣基督,基督教以及天主教强调的是博爱。所以西方圣哲同样也点出来仁慈博爱是圣贤人学说的核心,唯有从这个出发点建立人的思想,才能够让人与人当中有好日子过。
蔡礼旭老师讲到,仁慈也好,慈悲也好,博爱也好,要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下手。只有根本扎好了,房子才能建立起来。根基没有扎好,纵使口号喊得很大声,房子建得很高,改天地震来了还是全倒。那到底根基在哪呢?孔夫子说,仁慈的心的根本在哪?德行的根本在哪?“孝道”,这个就是中国文化里东方思想里讲得很清楚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里,孝道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纵使他们有很好的宗教,但是因为文化的底蕴不足,所以物质。我们说的功利主义一来,圣贤的教诲没有根,一下晃一下,整个社会风气在几十年当中就瞬间恶化了。我们一定可以深刻体会到整个社会的恶化,迅速恶化,就在这三四十年之内而已。所以一定要从根本开始下手,才有可能把这个社会扭转过来。
孔夫子说“孝悌”是一个人仁慈的根本,所以中国人找到了根本。中国人找到根本不能只有自己受用,还要有使命感。把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传到世界各地去,这是身为一个地球人应该有的态度跟使命。中国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别人来打你那你就不应该去打别人所以中国的政治强调的是“王天下”。这个“王”是所有臣民,所有国家的榜样,是以这种态度来经营他的国家,经营他的天下,所以中国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所以文化差异就很大。美国在这五六十年来发动好多次战争,所以文化底蕴不同,思想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发动战争,因为这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是做人家的榜样,而不能去欺压别人。
大到国际政治,整个民族的教育,小到学校的教育,班级的教育,作为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作为学生们的榜样而存在。树立良好的道德基础,做一个真正的如法好人,才能教育出一批批即有国际视野,又有传统品德的好学生。这样持久坚持以身作则的榜样,才能真正地过好自己的幸福人生,这是我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和学习。
写在2017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