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全职妈妈被孩子指责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很悠闲的那个视频冲上热搜,虽然母亲一方平静的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付出非常多,凭什么要受孩子指责。但我觉得这个困境在这个视频里其实没有解决。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拥有硕士学历,曾经的工作也不错,但是就因为当下小学生教育特别牵制家长的时间,有的家长就没办法,只能选择全职在家带孩子。因为除了自由职业,不会有单位要一个下午三点就要下班接孩子的女性,毕竟可以替代的未婚未育的职员实在太多了,她们更便宜更好用,并且随叫随到,还能无偿加班,所以不是高精尖人才,这个时候已婚已育的女性其实竞争力就非常弱。把孩子交给保姆不放心,自己上班挣得钱说不定也就和保姆的工资一样多,很多人就选择了自我牺牲。
个人感觉,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也要互相迁就才能良性循环,否则,互相看不顺眼的可能性很高。毕竟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最多和我们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孩子所拥有的一切天赋都是他们自己的,只不过有一半基因和我们是一致的,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我们就是两个平等的、分离的个体。
所以,平等个体就会有利益冲突,不是谁都愿意迁就谁的。
就好比我们和我们要好的朋友,就真的没半点龃龉,不用争抢任何社会资源?普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竞争。
所以,如果选择做了全职妈妈,孩子在小的时候会享受到母亲的付出,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明白这社会还有科学家、有老板这些职业的时候,会突然不懂事,看不起母亲的情况,其实很多。毕竟母亲的存在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生活服务,他们大概率会更希望有个科学家有声望有社会地位的母亲。因为还是那句话,全职妈妈的付出没有办法转换为社会价值。这不仅仅是男人们享受了这部分价值,孩子也会把这部分付出和所产生的的经济效益忽略掉,无偿享受。
所以,孩子的自私问题很大方面是人性使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
成为全职妈妈是没办法,很辛苦,也得不到体谅,但是请相信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自己并不是无价值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孩子不需要自己,看不起自己的话,就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吧。平静的和孩子相处,多考虑自己未来的事业,争取再一次的经济独立,给自己增加一些保障,这个和孩子无关,也不要太想着孩子回报自己,我们尽到父母的义务,不是为了要挟孩子的回报。毕竟,你想让孩子回报你,孩子不一定有能力,同时也不一定愿意。
伤神伤心都是很没必要的,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如果在另一个成长阶段了解到母亲的不易,愿意改变对我们的看法,当然是好的,但是不愿意改变,那是他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还是要自己过的。自己的成长和成就,才是真的有用,也是对孩子好的。和孩子保持与所有平等主体相处的舒适距离,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