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为什么能悬空?
“飞阁丹崖上,
白云几度封。”
“蜃楼疑海上,
鸟道没云中。”
这是明代诗人吴礼嘉、王湛描写大同市浑源县恒山悬空寺的两首诗,悬空寺是千年高空建筑奇观,其结构之巧,内涵之丰,堪称世界一绝。悬空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2015年8月25日上午,游观完应县木塔,告别了应县同事,我们一家四口启程向恒山景区前行。从应县到浑源县50多公里,需从桑干河河畔一直向东跨越浑河,沿大同盆地的南缘荣乌高速向东行驶,群山逶迤的恒山山脉在右前方渐渐后移,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浑源县,下高速后再向南拐就到了恒山旅游专用公路,前方“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恒山唾手可得。经过十几分钟行驶就到了号称恒山景区"第一胜景"的悬空寺。
远望悬空寺,“石楼遥似画,归去濯金盘”悬空寺就像万仞石壁上天然形成的崖柏,然后由能工巧匠直接精雕细刻而成镶嵌在上面的。五百里恒山在此有一个罅隙,名曰金龙峡,它的西侧叫翠屏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木构摩崖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它建成于1500年前北魏后期,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的寺庙。
近看悬空寺,“一寺空虚里,危栏高几层”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寺下岩石上两个红色大字"壮观",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要想登上悬空寺近距离触摸千年文物,就得花费大约100元的登楼费,可我总想知道它为什么能悬空呢?再三考虑我们还是买了门票。沿着新建的通道,我们登上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
登临悬空寺,“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大有临渊履冰之势,胆小的和恐高的不敢把头伸出栏杆。攀上悬梯,跨越飞栈,慢步曲廊,几经周折,先上后下,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塑像80余尊。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根据后人的研究,悬空寺真正悬空的原因是所有的阁楼与占道下都设有直径50cm左右的横梁,共有27根。这些衡量有1m左右裸露在外,有2m则深埋在岩石之中。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横梁就是整个悬空寺的支柱。利用力学原理使这些半插的横梁作为了整个寺庙的地基。在悬空寺阁楼底下还有不少立木,他们也是坚硬不可晃动的,完全能够保证人们往来其中而不坍塌。至于支撑悬空寺的横梁以及地木为什么能在1500年间一直完好无损?这些木材是由当地盛产的铁山木制造而成,并且在建筑之前被工匠们使用桐油浸泡过,桐油保护了铁山木,使其不被虫害侵蚀,这也是悬空寺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空寺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平顶、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贫脊。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和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崖惟度鸟,无路去斋僧。”悬空寺不仅以它建筑的惊险奇巧著称于世,而且独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内涵同样精彩纷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内容,竟然得以千年保存完好,未受损害,堪称奇迹中的奇迹。正因为悬空寺三教合一,历代统治者都对其进行了保护。可以说,悬空寺给我们透露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国各种宗教之间相互融合。对悬空寺而言,虽然名为"寺",却佛道儒三教合一。
悬空寺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明朝诗人郑洛形象的赞叹:"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
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清代的邓克劭“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一弯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但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便在"壮"上多加了一点,意思是多一点壮观。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
独特的选址、奇巧的建筑特色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人类智慧,使悬空寺这一古老华夏文明的奇葩熠熠生辉。古代劳动人民究竟倾注了怎样的智慧才得以成就这一集建筑学、力学、美学、宗教学等为一体的伟大建筑,至今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信众、观瞻者们去探究、求索。
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中,建造年代较早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公元1173年,而建造于北魏的悬空寺比之早了700多年,的确是华夏文明的奇迹。
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