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曹操之治国有方
连年的征战,兵荒马乱,也可以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这样一个乱世,战争也是历史的选择,到处都是要占山为王的军阀,所以曹操说,假如没有我,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连年征战,对于死去的将士,无分贵贱,曹操制定法律,一一给予抚恤。公元202年春,曹操已得天下大势,尤其是北方基本得到统一,当大片的土地和城池收回,他开始建章立制。当年驻扎在谯县,他正式发布第一道抚恤令:“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殆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以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那些牺牲而无后的军士,将他们亲戚的孩子过继过来,给予土地和耕牛,让他们接受教育;对那些参与征战而依然活着的人,帮他们建立宗祠,让他们有能力祭祀先人。(祭祀于古人是大事。)
次年,即公元203年四月,曹操再令,“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失利者免官爵。”从这一道命令,始看出曹操的军队此前是奖功而不罚过的。
同年七月,曹操又颁布新令,“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益于天下。”这里的文学,非指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是指文化知识;这里的校官,也不是军队的官职,而是类似于现在的校长。选拔英才而教之,发展其天赋,雅化时伦风俗,这是曹操的初衷。
公元204年九月,曹操又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赋税。”河北遭受袁绍战乱的人,免除当年的赋税。与此同时,加重对祸国殃民之豪强兼并的惩罚。老百姓多年被税赋和豪强戕害的生活,终于得到有序的治理,逐步安定,于是“百姓喜悦。”这一年,汉献帝任命曹操兼任冀州牧,曹操辞让,之后回到兖州。
公元205年春,曹操在打败了袁绍的长子袁谭后,所颁布的命令是:“‘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与袁家一起作恶的人,一概不予追究,让他们改过自新,大家也不要再继续寻仇。禁止厚葬,否则按照统一的法度进行追究。
又同年九月,颁布新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掴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义,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从这段可以看出曹操的眼力,入木三分。直不疑没有哥哥,人家却传言他和亲嫂私通;第五伯鱼三次娶的都是没有父母的孤女,人家却指责他掌掴老丈人;王凤独揽大权,谷永却阿谀说他像贤明的申伯;王商诚心为朝政出谋划策,却被说成旁门左道。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这些弊端不除,那将是我的耻辱。
……为什么列举这么多看上去有点枯燥的法令呢?是在这些法令中,可见曹操治理天下的心胸和才华,这是当时任何一个其他的人,包括恩厚部下的刘备都没有做到的。而且曹操制定的每一项法令针对性特别强,有极大的纠错功能,属于革新除弊,一针见血。
从这里也可看出,曹操是个能够看见的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很多身在高位的人,如袁绍刘备,他们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难有对症下药的良策。很多人眼睛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深层和实质,但能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比如刘备,他能从谏如流就在于借助别人的眼睛来看到。有的人,他能够自己看到,比如曹操。而且曹操的想法大都得到实施。古今中外不乏智者、贤者,却往往有美好的理想,高洁的品性,而无力实践思想,只能提出来作为一种启发。这种启发也是宝贵的,无论柏拉图,耶稣,还是孔子,他们的启发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是最早的光亮,但是往往缺乏更大的能力来将自己的思想付诸现实。而曹操,虽称不上内圣外王,但在成为人间王的时候,是尽己所能,有力改善这个世界并抚慰众生的。
公元218年六月,曹操六十四岁,他宣布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两年后曹操去世,遗书上言:“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他的葬礼就没按惯例铺张,屯扎在外的人都原地不动。他用平时穿的衣服装殓,禁止随葬珠玉宝器。这些真实的历史记载,还原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曹操,这个曹操明智、达观且至情至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