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金波,一个贵族般的少年,总让人想起青春的伤痕与泪水。
虽然,他只是《平凡的世界》里一个平凡角色。
金波热情、正直,和少平是少年挚友。
十几岁的少平,因为金波的陪伴,没有觉得太孤单。
他活得与众不同。
比少安少平兄弟更活泼,比高干子弟顾养民更接地气,比田润生更有勇气和活力。他少年时为最好的哥们儿打架,青年时因为恋爱被部队开除,然后怀着无人可解的痛苦和哀伤步入成年。
金波一直由着自己的心在生活。他身上有一种青春的朝气和生命力,还有一种侠气和浪漫主义,特别生动可爱。
那个白皙帅气的吹笛少年,多才多艺、爱唱信天游的文艺兵,那个爱的痴狂而悲情的男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想到他和草原姑娘的一曲对歌,他们之间那份纯粹的爱情,就让人充满了向往和感动。
01 金子般的少年真心
你的少年是什么样子的?
也许曾暗恋隔壁班的女孩,在一次次“偶遇”里“翘首企盼”;
也许开始叛逆,逃学、打架、玩游戏,就是不走“寻常路”;
也许在闷头苦读,把无限的未来押宝在厚厚的练习册中。
大概,生命中有很多的东西,在少年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不得而知罢了。
金波虽然也是少平一个村的,但是他家的条件可是比少平家强了很多。
他爸爸在黄原供销社做司机,给他家带来稳定的生活。他的生活轨迹也算平顺,最后他爸爸提前退休,他就接了班,也成了一名正式司机。
仔细想想,金波虽然没有“主角光环”,但是依然在那个灰扑扑的世界里,是一个发光少年。
他家境殷实,从来没体验过少平那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恓惶日子。
他人长的很帅,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大眼睛流动着热情的光波。
他有一把好嗓子,歌唱的很好。放学路上张嘴就唱信天游,高中凭唱歌成为文艺骨干。
他多才多艺,笛子、二胡、手风琴信手拈来,高中毕业被部队文工团挑去当文艺兵。
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耿直义气的侠义少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总是全心全意地照顾着他的朋友,在日常交往中,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不管面对什么事,总是不假思索地站在少平的“这一边”,在少平一度自卑敏感的世界里,给予最强友情支持。
细心体谅着朋友的实际困难,默默地在细节上给予周到贴心的关怀。
少平家穷,周末都要借宿在金波家,初中上下学俩人同骑金波的自行车,两年骑烂了一辆车。高中少平似是而非的初恋失败,金波趁少平不在场的时候,找人打了“罪魁祸首”顾养民一顿。
毕业后,少平到黄原揽工,站稳脚跟后去找金波,金波总是用大半盆的面片和五六个荷包蛋招待他,填充他的胃,更温暖了他一颗流浪的心。
温暖的金波。
玉厚来学校找少平,他不声不响买来饭菜招待。
快吃饭时,少平正要拿以前润叶姐给他的粮票换成的几张白面票,去给父亲买饭,金波却从街上买回来一堆烧饼和二斤切碎的猪头肉。再没有比金波更可爱的人了!他会忠诚而精明地为朋友着想,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你最周到的帮助。
少平毕业后,不甘心在双水村呆一辈子,出来到黄原打工,金波也在黄原。
少平去找他,他不但贴心地端出半盆白面片子、五六个荷包蛋,还特地换了一身衣服。
这时候,少平才注意到,金波已经换了一身破烂工装,整齐的头发抖弄得乱蓬蓬地耷拉在额头。他心里立刻明白,敏感的金波猜出他目前的真实处境是什么样子,因此,为不刺激他,才故意换上这身破衣服,显得和他处于一种同等的地位。他们相互太了解了,任何细微的心理反应都瞒哄不了对方。
金波,就是小火炉一样的存在,给了少平无限的温暖。
他这些对朋友的体贴,正是建立在他敏感、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之上。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少平的内心感受,他懂。
看到少平出来受苦,他也表示了深刻的理解。
“你现在出了门,你就知道,外面并不是天堂。但一个男子汉,老守在咱双水村那个土圪里,又有什么意思?人就得闯世事!安安稳稳活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几下就死了!即使受点磨难,只要能多经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
原来他的内心,他乐观谦和的外表下,也同样揣着一份闯荡世界的火热,一腔面对苦难渴望拼搏的激情。
正是这样的金波,才会有可能遇到那样一份让人羡慕,堪称传奇的爱情。
金波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青春,他把自己活成传说。
这样的少年朋友,你是否也曾幸运地拥有过?
这样赤诚相待的友情,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是一生的宝贵财富。
02 爱而不得的青春伤痕
金波,作为文艺兵参军入伍。
他的浪漫情怀,侠义心肠,活泼性情,在一身军装之下,该是怎样一副英姿勃发,光彩照人啊。
真是让人神往。
他很快被军营旁的军马场所吸引。他的文艺情怀,让他痴迷于晚间马群归牧的壮丽和温馨。
那时候,太阳正在西边的地平线上下沉。草原上的落日又红又大,把山、湖、原野都染成了一片绛红。就在这一片绛红色中,归牧的马群在地平线上出现了。
起先,那只是一条细细的黑线,在圆圆的红日里蠕动。这条黑线慢慢地变得粗大起来。不久,你的眼前就滚动起一片奔涌的彩潮。马群越来越近,绛红色的草原上像卷起了一团狂风。
你感到脚下的土地都被马蹄敲得颤动起来。隆隆的马蹄声伴随着马的警号般的嘶鸣;马鬃像燃烧的火焰似的飞扬。牧马人套杆上的绳圈在空中划出一轮轮弧线。咸水湖上惊起了一片又一片的飞鸟。
与此同时,军马场的马驹欢叫着冲出棚栏,去迎接它们的父母亲归来……
这样壮丽的图卷,才衬得起那颗单纯、干净的心。
这样美丽的大草原,才会有那样美丽的姑娘和美妙的歌声。
不知是哪一天,从那远方归牧的马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女孩子的歌唱声。那是用藏语在歌唱,唱的是那首有名的西部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嗓音如同金属一般辉煌。当然,这副嗓子显然不是调教出来的,完全是一种野腔野调。仅凭她声音的本色,就会使人听得神魂颠倒……
歌声就是灵魂,金波的心激动地沉浸在这动人的歌声中,久久地不能平静下来……
于是,从听歌,到跟唱,再到你一段我一段地对歌,一对好嗓子,两个清澈的灵魂,
碰撞出一段荡气回肠的纯洁爱情。
“那天以后,我们就用这歌声‘交往’起来。一人一段,就像电影里少数民族谈恋爱的青年一模一样。每天我几乎总是流着泪和这位没见过面的藏族姑娘‘对歌’。”
终于跑去见面,却是分离的开始。
那个美丽的藏族姑娘,有着红红的脸庞,黑黑的发辫,一双眼睛像黑葡萄似的扑闪着,露出一排白牙齿,憨憨地笑着。
金波就像对唱时一样,情绪激动地哭了。
她用厚墩墩的手掌为我揩着脸上的泪水,激动地说着什么。但是,她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什么她也听不懂,互相急得用手乱比划。但两个人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她扑在了我的怀里;我紧紧抱住了她。那时世界上一切都不存在了……
因为违反军规,金波复原,姑娘被调到别的马场。
这一分别,就是一生。
他带走了姑娘送的搪瓷茶缸,把自己的笛子留给了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和爱也留在了那片大草原。
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那个习惯:用藏族姑娘留给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着喝一杯茶水。对他来说,这几乎成了宗教仪式。有时候,他也会在黄昏中爬上城边的山峦,热泪涟涟地反复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他心爱的姑娘。他不能忘记她。这是永远的爱,永远的伤痛!
……他有时候就旁若无人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他……
八年过去了,他的梦魂还在远方的那片草原上游荡,寻找失落的马群和那个黑眼睛红脸蛋的牧马姑娘……他仍旧孑然一身,只和汽车为伴。
八年的大好年华,不是没有更好的姑娘,可是,金波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了。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这样的用情至深,这样的执着不忘,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
金波是幸福的,曾遇到一个和他共鸣的纯净心灵。金波是痛苦的,陷入这份无果的感情中,竟再难自拔。
他一双眼睛里蓄满悲伤的泪水,是否让你也想到了自己青春年华的爱而不得、辗转反侧?
03 那一场盛大的青春告别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对别离,可能跟自己的亲人别离,可能跟自己深爱的人别离,也可能是离开喜欢的一个城市,一个地方。
别离,是一直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功课。
多年之后,金波依然不能忘记他的藏族女孩。
于是,他去原地寻找,却发现早已时过境,部队撤走,养马场变成小镇,那个姑娘也不知所踪。
当天傍晚,当夕阳沉落,满天飞起霞光的时候,他忍不住心潮澎湃地来到当年那个老地方。他曾在这里观看归牧的马群,和她对唱那支燃烧的歌……
他遥望着远方,竟然又忘情地唱起了那首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
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地生活在人间……别了,我心上的人啊!
他泪流满面,他也只能如此这般祝福彼此。
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一场动人心魄的青春告别啊。
多少人,陪着金波,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多少人,陪着金波,泪流满面,和心中的青春,再一次告别。
多少人,觉得自己的青春体验,在金波身上得以再现。
“《平凡的世界》以肯定性的高昂态度,写出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乡村青年个体意识的觉醒,顽强地寻找改变命运的人生道路的精神。”
“路遥的困苦主题,是乡村精神的现代觉醒,内含着个体要成长为自由人的精神意志,甚至可以说是英雄意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一个好的文艺作品,都有它的力量!
千千万万的读者,在《平凡的世界》里找到自己青春的记忆,这也是这本书深入人心的原因。
读书之际,总能感到自己的生活道路、人生命运和书中的人物发生了某种共振,他们困境中不屈奋斗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们青春的痛楚,自己也曾体验过。
因为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活在这个世界,也不是一个异类在奋力生存,了解到不是只有自己曾经那么异常努力,曾经破釜沉舟的选择,迫切地想要改变命运,同时时刻觉得孤单。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直在讲成长,在少安、少平、金波甚至郝红梅的人生故事中,去找到更多成长的真相和力量,同时也在纪念自己成长过程的疼痛。
他立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地唱着这支没有回声的歌。许多过路的藏汉行人,都惊奇地驻足而立,听他旁若无人地歌唱。人们多半认为,这是一个外地来的精神病人。不过,他却把这支美好的歌儿唱得如此让人揪心啊!
李宗盛有一句歌词:“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可能就像金波这样,你和那个人,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明明知道她还在这个世界,你不能和她交流,不管你多么想念,却怎么也无法相见,那种痛苦,真是痛彻心腑。
可是,你也只能像金波这样,面对别离,学会放下,学会思念。
生命是充满变数的。可是成长,让我们知道在变数中如何保持初心,如何认真、努力、勇敢、真诚地 活下去。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地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让我们和金波一起告别,告别青春,告别伤痛,然后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