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岁的老大,是家里的炸弹引爆器。家里人不管是有脾气的还是没脾气的,都能被他气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如果做个他人评价,儿子收到的一定是无数差评:爱发脾气,自控力差,暴躁,没有耐心,畏难情绪重,悲观,遇事就往坏处想。尤其是没有耐心和悲观,让学了一点心理学的我很是担心:没有耐心就容易缺乏意志力,然后害怕困难,越着急越怕困难越容易产生消极体验;再加上悲观,这以后可怎么办……大大的阴影笼罩着我,平时有机会就赶紧给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需要有耐心,要等待,凡事不能总往坏处想,也可能有好的结果。至于效果,反正每次淘宝玩具,听到要等三天还是要急,可见也没起多大作用。
今天上午,大姐送女儿过来,我们接了之后准备回家,忽然瞥见旁边地上多了一堆沙子。一想反正也没啥安排,干脆玩沙子吧。于是开始在沙堆里找贝壳。老大运气好,上来就找到一个大的,特别得意。后来我慢慢找出了几个小的,儿子开始发出他一贯的怨言:“妈妈,为什么总是你能找到贝壳?”我一听就知道他可能有被别人比下去的感觉了,就跟他说:“你先找了一个那么大的,多厉害啊!我觉得找这个得有耐心,你越想找越找不着,不想着一定要找的时候反而可能就找到了。”他听了没做声,继续找起来。过了一会开心地大叫“找到了”!果然收获了一个小贝壳。我心里比他高兴更多一点,没想到更高兴的还在后面。后来妹妹抱怨自己找不到,儿子对她说,你别着急,越想越找不着……我有点震惊,更体验到了深深的喜悦:这么一会儿功夫儿子竟然内化了这份“可以不急”的信念,激动在我胸中回荡,这可是老母亲梦寐以求的啊!后来妹妹玩烦了要走,老大竟然不同意,继续玩了很久才走。
一堆沙子,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个教育规律的神奇,那就是“体验比说教有用”。我们苦口婆心想通过讲道理让孩子认同我们,但没有体验,注定是不能深刻和持久的啊!
只有体验才会产生身体记忆,同时强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感受,然后才会对所谓的“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后面还要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才能逐渐真正掌握,最终内化形成一种稳固的模式。
我们大人,也是靠着这种过程,在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逐渐掌握了写字、心算、拼英语、开车……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培养了“要坚持”“要努力”“要有耐心”“要克制自己”等信念。但这是几十年、无数件小事累积的结果。现在我们却要求只有几岁的孩子就能通过听道理做到,甚至做得比我们好。(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父母总觉得可以讲道理了,但他们的激素分泌也决定了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失控。)当我们理所当然地去命令、指责、要求、斥责的时候,孩子只能接受。这是孩子的可怜,也是父母的悲哀。
孩子的可怜,不仅仅如此,他们匮乏的还有很多,有的没有爸妈足够的陪伴,有的有陪伴却充满否定,有的还要面临父母之间的战争,有的在不停地学习学习学习……他们的生命里,到底有没有体会到足够的安全感、被肯定、被欣赏呢?匮乏的生命,又怎么才能展现出我们大人期待的那种美好而丰盛的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