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时无刻的社交压力,让我们活得好累
朋友圈有个97的姑娘说,自己去年年终奖拿了100万。
我这个阿姨不淡定了。都说赚钱要趁早,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来不及。
以前大家只会在聚会酒局里晒秀炫一下,我的焦虑也就这么一下下,可自从有了朋友圈,时刻都感觉自己在被历史淘汰。
它把生活的每个截面都浓缩到了一个页面上,占用了我们很多可支配时间,也让我们活得超累。
我们都知道,朋友圈不是现实世界。
但还是忍不住变身产品经理,把自己伪装成符合大众价值观的展览品。
其实很多人都神烦朋友圈,比如Panny,她就被将通讯录里的几千个好友逐一分组这个工作折腾得不能再爱。
每次发票圈,她都要把同学,吃瓜群众,领导,同事,亲戚,甚至是客户一一分开,以防发了什么对方不方便看见的状态。
她说,真想直接把朋友圈关掉。可是关掉之后爸妈会打来问她,生活是不是出现了什么,然后自己会被世界抛弃,简直就是现代隐居。
当然有人可以卖掉房子逃离北上广,选择去大理这样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呆着,可她不能啊,高晓松可以诗与远方,但普罗大众通常就只有锅碗与瓢。
她需要跟上时代,需要归属感,虽然这个归属感越来越贵。
另一方面,95后的实习生Vivi也说,自己明明才20岁,却时刻感觉自己陷入中年危机。
她一刻都不敢停,因为不想成为第一批被历史淘汰的90后。
每天打开朋友圈,好像所有人都创业成功,都比自己有钱,比自己好看还比自己努力。
朋友圈的生活是那么高大上,而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坐在办公室里做着最平凡的工作。
她的焦虑的点不是对方挣多少,而是大家本来都是差不多的人,也差不多努力,可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每天这么忙,还是那么穷。
她说,自己好像就是所谓的,穷忙族。
2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只会展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
和《小别离》中展现的城市中产阶级焦虑心理一样,vivi的焦虑不是来自贫穷,也不是来自真的不公,这种焦虑来自身边的朋友,甚至是——朋友圈。
对朋友圈中不同人生的向往和憧憬,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找不着乐趣和信心。
大家明明靠的那么近,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像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在他的《身份的焦虑》一书讲到,越是看起来与我们背景接近的人取得成就越是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不平衡感。
这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
世间万象,那些周围人的小确幸,和小成果,让朋友圈溢满鸡血。只是,这些就是全部的真相吗?
当我们看到A在朋友圈在对国际局势侃侃而谈的时候,不会看到他为了进外交部当实习生熬了多久;看到B在朋友圈里晒着塞班岛的旅游照的时候,也不会知道他加了半年的班;看到C在朋友圈发健身后的马甲线,是他练了好几个月才出来的…
在看到别人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对方生活里最好的一部分。
大家只会在朋友圈里展示包装之后的自己,吃过多少苦你根本看不到。
3
——你要离开的不是朋友圈,而是那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
离开社交媒体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好一点。
的确你看不到别人发的无聊朋友圈了,也不必戒备别人监视你的朋友圈了。
同学群不再瞎嚷嚷,工作信息不再无孔不入,三姑六婆不再用养生资讯和相亲追逼来骚扰你。
世界安静了,但你会很无聊啊。
时代病的罪魁祸首,并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人如何使用工具。
其实这些迷茫和焦虑的主要症结是,站在世界面前,却不知道入口在哪里。
爆炸的信息让我们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发声,如何与世界相处。
矫情吗?
矫情。
但我很羡慕。
当年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多数,可能不会如此焦虑。
人们早早地毕业、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过日子,不知道还有寻找自我的可能性。
他们中的一些人,到了四五十岁,才开始考虑自我实现。
也可能这辈子,都发现不了自我了。
而现在,早一点思考这些问题,就等于早一点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早一点经历被世界推搡的阵痛,反而是幸运的。
对于焦虑的人,我想说的是,其实没什么可怕的。
就像知乎上有人问,死前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答案是:害怕发现自己这一生什么都没有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