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看到井,懂小姐第一反应竟是恐惧,首先浮现在脑海的,也是午夜里披散着长发的“贞子”钻出枯井的画面。井,在心中竟成了“恐怖”的代名词。直到看到那口井,懂小姐才恍然,原来一口井,还可以见证那么多的绝望与无奈。
一口井,两段凄美爱情
她,年方十八,正值新婚,却独守空房、愁容满面,心爱郎君已远下南洋。她说,她会等,可她不知道,这一等,就是20年。
20年后,他终于回来,为她盖洋楼,抱养小孩,可身边却跟着另一女人,不久又离开了。她照看婆婆,抚育小孩,守了一辈子活寡。
唯一欣慰的是,孩子长大成人,还娶了房好媳妇。可命运如此不公,临解放的前夜,怀胎四月的媳妇被占据家中即将撤退的军官蹂躏了。
在她苦苦哀求下,媳妇生下了传家命脉,而后投井自尽。她肝肠寸断,望着那口井,充满了绝望!
厦港卢厝六角井
那口井,叫“姑娘井”,好水灵的名字,可它的故事却是那么凄美。每一口古井背后,也许都有一个故事,而有故事的古井,厦门还有很多很多。
人均古井之最
以前,厦门人以井水为饮。上世纪80年代前,厦门水井遍布,其中不乏上百上千年的古井。古厝民居、香火庙观、尖顶教堂、别墅洋房、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水井的倩影。
而在鼓浪屿上,古井更是众多,许多家户同时拥有好几口井,堪称“人均古井之最”。
美仁宫袁厝社三孔开
石壁壁边井
众多的古井,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外观上有外圆内方,也有外方内圆;孔数上既有单孔、双孔井,也有三孔、四孔井;
造型上有外六角、内六角井,也有八角井;材质上有砖砌石雕、砖石混合的,也有半天然半人工的。可以说,那些造型各异的井,成了点缀生活的艺术品。
福海宫双孔井
独特的井文化
悠久的井水饮用史,也形成了独特的“井文化”。以前井水作为生活饮水的重要来源,井的地位也非比寻常。而拥有一口能出好水的井,无疑会给主人带来无上光荣。
文渊井俗称蚊香井
而在旧时,人们把“造桥、修路、挖井”当作三大功德,而若是谁家挖出一口能出好水的井,便寓意着会添良财,周围的邻居便会上门讨水,以图好运。而主人往往非常乐于施与,求着欢心,予者和善,邻里和睦融融,可见一斑。
有井,广知其名
厦门诸多的水井,大多泯然于众井中,不过也有一些井,因为其独特的背景或故事,于井群中“脱颖而出”,广为人知。
皓月园里的“覆鼎古井”,相传是郑成功将士所掘,1661年郑成功东征前夕,曾以此井水祭海,表达故土难离之情和东征必胜之志。它曾是过往船只上岛补充淡水的重要水源,400多年来,仍然清澈见底,清纯甘洌。
国姓井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决将士饮水困难而开挖的水井,因福及当地居民,被敬称为“国姓井”,寓意饮水思源。
厦门国姓井有六口,最著名的是鼓浪屿的“三拂净泉”,据说郑成功经过三次挖掘才冒出洁净的泉水,故名“三拂净泉”。该井也称“三不正井”,据说一天中早中晚泉水会颜色不同。
1000多年前,后溪苏营有一对居住在海边草棚的老夫妻,他们曾收留了一位中年男子,该男子到井边游玩,偶然尝了井水,连声赞叹好水。而男子便是登基前的唐宣宗,这口井便被尊为“皇帝井”。
蚶壳井
位于外清巷的蚶壳井十分特别,井围上贴着数百个小蚶壳,这是厦门唯一一口用蚶壳做井沿的古井。据说古时候白色蚶壳象征财富,用蚶壳做井沿,寓意着财富如井水一般源源不绝。
随着自来水的遍及,水井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许多干涸了、消失了;有些衍生成了地名,如大宫口四闶井、水牛埕井等;少数被沿用至今,而更多的是成了街头巷尾的摆设。看着这些曾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却“没落”的水井,你又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