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看过很多遍,记得前几次看读的时候每每读到祥林嫂复述孩子在洞里被发现的场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心头一紧,对祥林嫂的同情达到了最高值。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多读几遍后,内心的共鸣和同情反而越来越少了,似乎变“麻木”了,这到底是为何?
我反复思考,隐约中似乎意识到,这与我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生活太过缺乏认知和挖掘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无法联系到自身所处的现实,自然就很难产生共鸣。
反过来思考鲁迅先生创造祥林嫂这个经典形象,他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而是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中提取过来的。
祥林嫂的形象经典之处就在于,她不是个例,她是千千万万个被礼教压制的劳动妇女的代表。为什么怎么说?
这还是要回到文本中来分析,在小说中,我们不只要关注祥林嫂本人的遭遇变化,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她身边的人的反应。当她被婆家暴力抢走,没有一个人为她打抱不平,四婶也只会关心对自家名誉的损失;当她被强行卖掉转嫁给二夫时,所有的人只是看热闹;当她的丈夫死去孩子也没了之后,人们留下眼泪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同情她怜悯她继而善待她,甚至大家因为她是改嫁,丈夫孩子都死去而认为她是不吉利的,以至于在无形中让她孤立无援。
不严格来说,柳妈其实算是关心祥林嫂的。只是她的关心反而成了压死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柳妈的关心是从封建礼教迷信出发给出的关心,她建议祥林嫂去捐门槛来洗清自身的罪孽,她的想法不过是封建礼教思想所致。因此,无论是柳妈的真关心,还是鲁庄人的漠不关心,都是当时封建礼教环境下再也正常不过的行为表现。
当我们读这篇小说时只觉得鲁镇人冷漠麻木,觉得祥林嫂可怜,但事实上,鲁镇的男男女女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环境下非常正常普通,没有人会觉得奇怪或愤慨,祥林嫂的境遇太普通了,人们对待她的言行也是太普通了。
细想一下,这实在是一件极恐怖的事,当周围的人都认为一件事很正常很普遍时,那么认为这不正常的人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反倒成了所谓狂人。
这其实又和《狂人日记》有点相似了,而答案是开放性的,鲁迅先生把这种普遍的现实写出来,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我们去评判。这实在是鲁迅小说的魅力之处。冷峻地关照社会现实,剖开它,让读者去领回,这当然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深刻发掘上面,这也启示我们要想对生活有深刻的思考,必须努力关照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