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正在热播,林楠笙这个人物给我的触动,太大了。我看着林楠笙,他从一个纠结迷惘的少年,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终成长为了双料特工,这个过程,艰辛且痛苦,可是他做到了。
其实很多谍战剧,都有敌方特工转向组织的设定,这是谍战剧心照不宣的一笔了。
但是林楠笙,他的转变太不容易了,甚至用了剧情大半铺垫才能让这事顺理成章。
林楠笙,他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决心,然而复兴社又是培养他的地方,可以说,他拥有的本事,都是复兴社给的;偏偏他又是一个骨子里极为固执的人,背叛对他来说,不容易。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想,他来到上海之初,他眼见那些残酷刑罚之时,他是不认同的,但是他会觉着瑕不掩瑜一样,没有过多想法。
那么接近朱怡贞,便是将那颗动摇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他的心里。
林楠笙和朱怡贞之间的爱情,编剧写得太动人了,将他俩之间爱情一步步地发展描写得很细腻,一如水到渠成般,是理所当然的,更是不容易的。
电视剧播到36集,林楠笙和朱怡贞一起的戏份可以说少得可怜,可是你却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情。
以至于到了36集,我才突然觉着,是了,他们至今铭刻对方在心,最主要的原因,只是他们初遇那段时光的影响力,可谓绵延至今,仍未停歇啊!
因为“徐立文和朱怡贞”那一段时光,朱怡贞对于林楠笙来说,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而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那些理念合拍的时光里,林楠笙也已经印进了朱怡贞的心里。
从朱怡贞被捕后转向其他地点,到朱怡贞回到上海和林楠笙谈合作,再到两人中弹分开,直至香港匆匆一瞥,相遇是如此短暂。
他二人真正相处的日子,至今有两段,第一段,便是开头小林有目的地接近朱怡贞,这段日子,奠定了他们爱情的基础;第二段,便是朱怡贞再次回到上海,两人以对立身份交谈合作,这段日子,稳固了他们的爱情。
二人经年重逢,彼此眼里都有泪光,明明心里深爱对方,但是立场不允许他们在一起,可是心里从未忘记对方。
刺杀上村净是重逢后两人关系缓和的开始,后来是组织联络点被陈默群发现,危急时林楠笙救走朱怡贞,到这时两人关系已经很亲近了。
朱怡贞看着林楠笙做的事,看着他为了拯救祖国付出的所有,她知道了,她相信当初徐立文讲的那些理想并不是骗她的,即使他们殊途,起码在这个时候,他们站在同一条路上。
中弹后两人分别被送往香港和无锡,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对方,深深的牵挂早已融进了他们的血肉。
在这段感情里,因为林楠笙一开始的欺骗,他一直是愧疚被动的,主动权在朱怡贞那里。可是朱怡贞一直是克制的,她觉着二人道不同,加上处于祖国动荡之际,她很隐忍自己的感情。
可我看着她受伤醒来后,明明伤口没好走路很吃力,还是到处找人想要修好林楠笙送给她的胸针,就足够了,那一下我就知道,不管他们有没有在一起,都是一生挚爱了。
在一部谍战剧里,有爱情线其实很重要,动荡年代爱情的存在不是为了讲述爱情本身,而是告诉我们战斗的残酷性,那个时代的先辈为了守卫祖国,将生死置之度外,遑论爱情呢?
“此生已许国,再难许卿。”
这样的爱情,不会多余,也不是败笔,而是必然的,是那个时期万千家庭的缩影,对整个剧集起到了一种烘托。
林楠笙在香港养病时,一度很颓废,伤痛的折磨,爱人生死未卜,身体残破不中用,那段时间,是他最黑暗的时候。
我真的觉着编剧这个伏笔埋的好,林楠笙当年帮朱怡贞拆收音机里的线圈,如今,他将线圈加在了自己的收音机上,他听到了《论持久战》。
在那一段黑暗时光里,在担心祖国命运未卜的时候,他靠着对她的思念走出伤痛和挫折,他反复弹奏着她曾经弹过的那段乐曲,因为她的缘故,他听到了论持久战,他仿佛看到了中国还有希望。
他再次振作起来,不论她还是否活着,他都想继续为了祖国努力,他想看看她所说的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不是如他们所想一样。
这二人,明明连一句告白也没有,明明没有在一起,可是这份感情却触动不已。
林楠笙最终选择加入组织,是真的对复兴社失望到了极点。
陈默群叛变是一个原因,陈默群是谁?那是林楠笙曾经的路标呀,虽然陈默群手段黑暗,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教给林楠笙很多,可是这样一个类似师父的人,竟然叛变了,这对他打击很大。
后来呢,“奉业计划”要除掉陈逆的时候,王世安又在搞事情,外有敌军虎视眈眈,内里同袍还在下绊子,林楠笙很聪明,他查到了很多,知道得越多越失望。
在香港时,左秋明牺牲了,而后他知道了,原来左秋明也是组织的人,挚友之死对他的打击,以及对他的信任,让他深深震撼,那时候,他就有了加入组织的心,可是还不够。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顾慎言被捕。
如果说之前林楠笙对于复兴社的失望还是处在各地区管理层上,那么顾慎言的事便是让他对这个组织的高层也失望透顶了,一个组织如果连创始人都是如此,他还有什么待下去的意义?
转而看看我方,是怎样呢?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同志,是上下一心团结友爱,是仁慈的,这样的组织,才是他林楠笙愿为之效劳的。
顾慎言慷慨赴死之前,要把“邮差”的代号给林楠笙,这种传承印证了革命道路,总有人前赴后继,革命未完,便生生不息。
从1936年加入复兴社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林楠笙这个人身上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前天真不敢面对受审者的青涩少年,历经火与血的洗礼,早已脱变成了一个熟练的老手,眼神坚毅、狠戾,让人不寒而栗。
多少年腥风血雨,亲自动手除掉敌人早已是家常便饭,他身上那种沧桑感,那种在时光中磨练出来的狠劲,是他成长的标志。
林楠笙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例子,只是觉醒者之一,他们那一代青年,多的是愿意放弃平静生活报效祖国的好男儿,也是因为有那些先烈们,才有如今的我们。
我想对于林楠笙来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对外的战争结束了,自己人却打起来了。
那么在之后的两党博弈中,“邮差”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故事呢?
作者:长安某,入骨影评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