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争论”现象
现实的生活或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偏见”、或者“争论”的情况。
“偏见”我通常用来描述博弈论当中无合作博弈的情况下,各自观点不同且无意争取达成共同意见的情况,更通俗一点是:各方之间都秉持,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也懒得跟你掰扯。
“争论”我通常用来描述博弈论当中有合作博弈的情况下,各自观点不同但为了达成合作而进行意见讨论的情况,更通俗一点就是:各方之间秉持,我们虽然存在意见差异,但是为了某个目标必须找到一个共识点。
《孙子兵法》与《博弈论》
为什么我会用博弈论的模型描述、解释或划分人际社会活动现象?背景是,在构思《销售论》的过程中,探索用于描述“人际社会活动中参与方的策略”的方法论。发现,近代科学认为最成熟的是《博弈论》,古代科学中最值得推崇的是《孙子兵法》。为了更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北京,所以优先用《博弈论》的方法论。对于《博弈论》的“博弈”二字,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博弈”不是指“下棋或游戏”,用“竞争策略”来理解可能更准确。所以为啥将将《博弈论》与《孙子兵法》归类为同一个类型的科学就明白了吧。
“偏见”、“争论”的原因观察:知识偏差
如果对现象进行一些观察,会发现很多“偏见”就是由于双方的知识、经验的不同造成的。
并且在“合作性博弈”的环境下,很多人需要努力在最低成本下达成意见一致。然而,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经过一番努力后,大概率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有一些俚语更形象和通俗地表达这种现象:“叫不醒装睡的人”、“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试图说服40岁以后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对于达成一致意见的成本,通常表现在沟通相关的成本。由于对沟通成本的测量方法并没有很好共识,仅有时间这个高度抽象的、在多个领域都是共识的元素可用来测量,表现为:“这辈子都没能说服Ta”、“到临死Ta都没明白过来”、“开了十几次会,我们才达成最终协议”……
有合作意愿的人们,期望通过“沟通”达到合作目的
观察存在“偏见”的人们,为了消除“偏见”,通常会采取一个“合作”行动——沟通。
人们知道,如果只停留在“结论、总结”的这个层面上,各方都难以达成目标,从而期望通过沟通的方式,达成共识。沟通的过程通常表现为:阐述观点、解释观点、理解对方观点、调整观点,如果还没有到位,就进入下一个循环。
沟通的形式或方法,是运用“沟通元素”——“语言或文字”来详细解释或说明“观点”。
沟通的形式不是关键,沟通的内容看起来重要
最近2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沟通经历了书面信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智能手机、视频会议……。沟通的方式从单纯声音,演变到了声音加动画甚至加上“全息感官体验”。沟通的渠道从物质世界到电波方式到互联网方式。这些形式、模式、通路的演变,似乎并没有改变沟通的效果或减少“偏见”、“争论”的现象。是不是内容才更重要?
尤其是近代,有一种新型职业诞生,总体归纳为“内容创作者”,具体的表现有:文字方面的(2000年左右最先快速发展):博客(在2000年左右先期发展)、文集(简书等)、观点讨论(论坛、贴吧、知乎)。声音方面的(2010年后蜻蜓fm等,还有传统电台的新型节目等):读书(比如读世界名著,我就伴着互联网上的《基督山伯爵》读书声,阅读这个小说)、讲故事、声音采集者、声音谈话(比如《东吴相对论》、《那些年》、《王冠红人馆》等),这些形式不太类似于之前的电台、评书、相声、广播剧,是一种近些年出现的新形式。视频方面的:以休闲放松为主的各大电影网站,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哔哩哔哩》,以传播非官方消息分化多种意见偏差人群为主的《抖音》。
内容多少不是关键,内容是什么比较关键
上小节提到的内容爆发的情况下,并没有使人们之间偏见的现象有所缓解。所以,暂时提出一个观点:“从沟通的效果来看,沟通的内容多少不是关键,沟通内容是什么更关键”。
在最初学习认知科学的时候,就曾提炼出一个观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我们对获取的知识没有更好的挑选,内容膨胀的速度快于人类学习的速度,必须从内容中挑选出正确的知识,否则将会出现学习效率负增长”。——具体内容后续再另外写一篇文章说明。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书写成本”极高的古代,中国人采用了文言文的方式,文言文具有高度的文字浓缩的特点,让文字的内涵能力急剧提高。由于成本、技巧的原因,其产生糟粕的可能性较低,通常都要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论证后才会书写下来。由于高成本并不只在创作阶段,复制和传播同样具有较高成本,所以只有被社会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才会被复制、传播。而“书写成本”极低的互联网时代,复制粘贴(人云亦云)、随口乱说的现象太多,未经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文字太多。就像:初期的淘金人,常常能挖到金块,而现在的淘金人,则需要非常好的经验和操守从大量的低纯度的金矿砂中,奋力提炼才能得到金子。
此片文字够长了,且先单独成段。我们后面聊一聊如何“提炼金子”——将内容是什么进行结构化、形式化。
Wollaston,于 2023年10月01日,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