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模糊糊,有人用手指轻扯我的脚趾头。这会,不是姐姐那还会是谁?哦,惨了,姐姐肯定不高兴了!忘记早点起来弄早餐给姐姐。果不其然,我睁开眼睛,就看见姐姐那悻悻的神色。哎,昨晚,姐姐可是千叮嘱万叮嘱的。这次,又让姐姐失望了。我面带愧色,搂着姐姐走出卧室,并和她说了声抱歉。姐姐什么话都不说,递给我发绳和梳子,坐下来让我扎头发,一脸愁容。我也不敢多说什么,心里倒是把自己骂了个千变万变,谁让自己又睡过头,而且这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好在幼儿园有早餐吃。
姐姐想在家吃早餐,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做早操时能有极大的机会迅速占到队伍的第一位(去到幼儿园就不用吃早餐,一听到广播里放出音乐就立马飞奔而去)。得知这个理由,我这当妈的没良心地哈哈大笑起来!姐姐害羞地捂着嘴吃吃地笑着。呵呵,你这小妞真够会忍的,忍了这么久才告诉我。上个学期,她就缠着要在家吃早餐。我原本以为她这是吃腻了园里的早餐。可谁曾想竟是因为这个理由。
难怪说女人心海底针,原来是在丫头片子时就学会抖机灵了。
2
前几天,她拿着她的拼音课本来找我,指着某一页的练习对我说:“老师要求做这些题目。妈妈,我不会做,你教教我。”我接过课本,看了一下题目,就是看图把图下面的拼音补充完整而已。其中有一张图,我看了又看,明明图里画的是“耳”,但图的下面给出的拼音却是“r __”。我很疑惑:“这个,是不是出错了?横线应该是在前面才对啊。我问问老师。”她立马回我:“妈妈,不用,明天我再去问问老师。”说完,迅速收起课本放回书包:“妈妈,我饿了,吃饭吧。”她去问老师,她敢吗?姐姐胆子有点小,这我是知道的。我心里虽这样想着,但还是接着她的话鼓励她问老师:“嗯嗯,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老师。”
第二天放学回来,一进屋,姐姐就冲着我说: “妈妈,你说错了,那张图画的不是耳朵,而是肉。”我接过她手里的书包:“啊,不会吧?很像耳朵呀。”姐姐笑了:“老师也说像耳朵。妈妈,和你说件事。就是昨晚,我说老师要求做练习,其实老师没有让我们回来做,是我自己想做的。”这下子,我全明白了。
好你个丫头呀,在家做好了,上课时就又可以大声喊出答案?又想当第一个?
可是我家丫头呀,哪能什么事都可以争得到第一呢?就算你天天在家吃早餐,做早操时也不可能天天霸占着队伍的第一呀;就算你今天第一个大声喊出答案,那你能保证天天都这样吗?争强好胜的姐姐呀,你要赢不要输,你要争第一。但是,可能吗?可是,我怎样说你才能懂呢?前几天,你刚过完你六岁的生日。一般来说,4—6岁的孩子,就是会喜欢和别人比较、喜欢竞争、喜欢比别的孩子更强。这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遵循科学的轨迹,到什么年龄就会出现什么事儿。这种爱输赢,逢输必哭的现象有的孩子还可能会延长到9岁。
3
来,姐姐,爸爸和你玩“剪刀石头布”,我和妹妹当裁判。(我和她爸爸早就串通好,通过玩游戏让她多少明白一点输赢的道理。)
第一盘:爸爸故意输给她,她赢得笑哈哈。
第二盘:爸爸决定不放水,她输得哭着脸。
第三盘:爸爸故意输给她,爸输得笑哈哈。
……
姐姐输得很惨,竟然哭了。我搂过姐姐:“你看,爸爸输的时候可是笑哈哈的。做任何事,你想赢,你想争第一,其实妈妈也和你一样有这种想法。但是,关键是我们得努力,我们得用心;即便最后我们输了,那又有什么没关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去找出原因,下一次呀,我们可能就会赢了,所以输的时候呢,我们要和爸爸一样笑哈哈的。”
姐姐点点头,似懂非懂……但没关系,妈妈陪着你度过这个爱争输赢的时期。看过一段话:“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成长性思维的概念。就是说,如果你这次输了,没关系,找出原因来,下次就可能赢。我们希望强化孩子的努力、进取、面对失败不气馁的素质,而不是夸赞孩子虚无缥缈的“真棒”,这样孩子下次无从知道如何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