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时常感慨孩子教育之艰难,却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家长。每一个所谓的“问题孩子”背后,极有可能潜藏着“问题家长”的影子。
当下正值期末考试之际,我所带班级却发生了两件令人匪夷所思之事。其一,本周五下午,我班学生小郭需前往外校参加钳工证考试,此证书对于中职生参加“3+证书”模式的高职高考至关重要。然而,小郭竟为参加村里的足球比赛,向我请假回家练球弃考,其家长竟也支持孩子的这一决定,向我提出批假请求。
我斟酌再三,向家长诚恳地说明了利害:踢球难免有受伤风险,一旦受伤,不仅周五的考证泡汤,还会影响下学年的高职高考;而且周五上午还有其他科目的随堂考,缺考将导致该科无成绩。倘若家长和孩子认为足球赛的优先级高于这些,那就自行承担后果。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家长还算明理,很快回复道:“我叫他不去踢球了,先努力考好试,足球以后有的是时间踢,考证机会错过可就没了。”
而另一件事则更令人啼笑皆非且深感悲哀。期末考试正紧张进行时,小智家长却为孩子请假,只因已买好机票,要让孩子与亲戚去北京旅游,甚至打算下学期补考。
起初,我欲听之任之,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向其家长劝解:若孩子考完试,利用寒假出游,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我会由衷为其高兴;若孩子日后凭借自身能力畅游四方,我也会倍感欣慰。但依靠他人之力享受旅行,即便对方是至亲,也并非孩子自身之成就,难以令人称赞……
教育之困境,不独源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更在于部分家长虽已成年,却依旧在教育理念和行为选择上“心智未开”。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皆如烙印,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走向。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欲培养孩子健全之人格、良好之品德、扎实之学业,家长自身当不断学习成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以身作则,为孩子撑起一片充满智慧与爱的天空,如此,方能在教育之途携手共进,助力孩子走向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