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我不是什么君子,我喜欢沽名钓誉

01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办“战国四公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公子中,孟尝君老孟的名声最大,流传最广,后世的小说评书称赞某人好交朋友待人真诚就称其为“赛孟尝”,比如秦琼,比如杜月笙。

老孟的人品到底咋样呢?称不称的上君子?我们来看看司马光、司马迁两位老先生是在史记上是怎么记述他的?

02

老孟的爹“靖郭君”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封为薛公,这哥们精力超盛,一共生了40多个儿子。

因为老孟足智多谋、风流倜傥,颇有其父之风,你想他爹有辣么多儿子,他儿子肯定也风流的很。

老孟劝他老爹散财养士,所么很投他老爹的脾气,于是让他负责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们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肯定都向着他。就天天跑靖郭君那儿夸老孟,还建议让老孟做他的继承人,后来,这事儿就顺理成章的成了。

老孟继承他老爹的位子后,更加视金钱如粪土,四处网罗那些投学历处处碰壁的有志青年和有罪出逃的人,给他们买房子送家具好吃好喝好待遇,甚至连他们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给予照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门下的食客经常有几千人,钱多好客的美名传遍天下,好客山东人就是从这儿来的。

老孟养着这么多人,钱是哪来的呢?还用说吗,肯定是国君给的啊!即便是从封地收的赋税,那封地也是国君给的啊!所以他该不该报效国君?那还用说,当然该啊!可是老孟又是怎么做的呢?

03

一、接受贿赂、沽名钓誉

有一次齐王派老孟访问楚国,楚王偷偷送他一个象牙床。他心里乐开了花,访问没结束就赶紧让登徒直先把床给他送家去。登徒直害怕这么贵重的东西路上给弄坏了不好交代,就许诺给公孙戌一把祖传的宝剑,让他去劝老孟别收。

公孙戌去见了老孟,“各个小国都争相请您去当国相,是仰慕您的廉洁,您刚到楚国就收这么厚重的礼物,其他国家会怎么看待您呢?”

老孟一听觉得非常有理,就准备归还象牙床。公孙戌听他说要退还象牙床的时候,心想宝剑就要到手!目光中禁不住流露出久违了的神采飞扬的样子,一溜小跑就要去找登徒直。

结果被老孟发现了他神情有异,就喊回来问咋回事,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儿以实相告,老孟不仅没生气,反而在门上贴出告示:无论何人,只要弘扬我的名声,劝阻我的过失,即便出于私心甚至接受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欢迎前来提意见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司马光表扬他说:孟尝君可谓能够虚心接受意见啊!只要提的意见对,即便别有用心,也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毫无私心的忠言呢。

但是司马老先生没有注意到,公孙戌劝孟尝君不是说他代表国君出使要注意大节,不能贪图小便宜私下收受别国贿赂,而是劝他要注意自己的名声。老孟自己的告示也说要弘扬自己的名声,可见他关注的不是忠于国家的大义,而是沽名钓誉的小节。

二、高利放贷,鱼肉乡里

老孟在封地薛放贷,这一年又到了收债的时候,而且有很多旧债没收齐,就想派个能干的门客去。冯谖自告奋勇,还问收来的钱干啥用,老孟就说:你看看家里缺啥,顺便买回来就行。

冯谖很快就回来了,老孟问:“钱呢?”

“买成家里缺的东西了!”冯谖道。

“啥东西?”

“义!”

老孟急了:“义怎么买呢?”

冯谖道:“小小的薛地是您的封地,您不去安抚那里的百姓,待他们为自己的子民,反而用商贾之道放贷取利于百姓。我私自假造您的命令,把贷款赏赐给众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孟很是不高兴:“呵呵,先生您还是算了吧。”

但事情已经办了,他也无可奈何。

三、贪图富贵,意欲投敌

老孟是齐威王的亲孙子,齐宣王的侄子,齐国就是他们家的,忠于齐国不仅是爱国,更是爱家啊!

一天,秦昭王想让他去秦国做官,这哥们儿竟然就同意了,立马收拾行李准备投奔秦国。一众门客百般劝阻,死活不听。

幸亏战国最能说的人苏秦他的弟弟苏代来了,这位哥们像他哥,有个三寸不烂之舌,才学也不逊于他哥。

他劝老孟:“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聊天。木偶人说:你别逞能,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成一滩泥土了,我就不怕。土偶人说:我本来就是由泥土做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我还是我。但如果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呢。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背叛家国执意前往,如果一旦有事就回不来了,恐怕会像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被齐国的土偶人嘲笑吧?”

老孟经苏代这一点拨,只好作罢。

但好景不长,过了几年,齐湣王派老孟出使秦国,秦昭王立即让老孟担任秦国宰相,他欣然同意而且洋洋自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结果秦国有大臣劝说秦王:“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是齐王的同宗近亲啊!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

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老孟的宰相职务,把他囚禁起来,想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干脆杀掉算了。不过,孟尝君凭借门客的鸡鸣狗盗之术逃离了秦国。

四:小肚鸡肠,滥杀无辜

老孟从秦国逃回途中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但见了后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高富帅,如今一见,原来是个矮黑锉啊!”老孟一听可不愿意了,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见人就砍,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五、最终叛国,身死族灭

齐湣王听说老孟差点被秦王所杀,一路奔波逃回来,觉得是因为自己让他出使秦国给害的,就让他当了宰相,但后来有人造谣中伤老孟,齐湣王听信谗言,吓得老孟弃官逃走。

澄清事实后,老孟心灰意冷告老还乡回到封邑薛地。再后来,齐湣王灭了宋国,想杀了老孟。结果老孟到了魏国,被魏昭王任用为宰相,联合秦国、赵国,帮助燕国战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到莒并死在那里。

等到老孟去世后,几个儿子为争夺祖业谁也不肯吃亏,齐国,魏国趁机联合灭了薛地,曾经多国为相、显赫一时的孟尝君竟至绝嗣,令人叹惋。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孟尝君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人物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战国四公子中公认为以孟尝君为最贤,名气最卓著。在当时也有不同人的...
    鹿安娜LANH阅读 704评论 0 1
  • 摘要: 孟尝君倾家荡产赡养这些人,也不是白养的,作为自己的巨大的人才库,也相当于是个私人的武装队伍,孟尝君...
    伪文艺的俏小生阅读 1,275评论 0 0
  •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之三 战国四君子可谓路人皆知...
    品茶敲句阅读 625评论 0 4
  • 孟尝君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人物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战国四公子中公认为以孟尝君为最贤,名气最卓著。在当时也有不同人的不...
    李宣成阅读 398评论 0 1
  • 90天的践行已经过了两个月。从初阶到中阶,已经走完。7月1号开始就到高阶的阶段。这是我第一篇月检视。 和易效能的结...
    李明Leou阅读 3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