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楼下有一家零食店,零售价和批发价差不多,而且会员的价格会比非会员价更便宜一些,大家都喜欢去他家购买。前不久这家零食店搞3天促销活动,更是把我们都诱惑去充值了。促销方式是这样的:
1、充值200元,送200个土鸡蛋(鸡蛋是每周五才能领取,而且每次领10个,领完即止)
2、充值300元,送酱板鸭一份
3、充值500,送夏凉被一床
于是乎,我也选择了充200块,送200个鸡蛋的促销方式。对于我来说感觉有种赚大了的满足感,仔细想想,这样的促销方式还是比较有新意的。
对比这三种促销方式,咋一看,第一种促销方式比较实惠,大多数的人也会选择这种。正常来说,市场上的鸡蛋基本在6-7元一斤。200个鸡蛋应该价值在100元左右。而这个设计的促销方式里面含有以下几个巧妙的重点:
1、为什么是周五才能领鸡蛋而不是周一到周四?
现在很多人比较喜欢宅,周末无非最喜欢的事情是就是在家边看电视剧边吃着零食。所以一般周五下班去拿鸡蛋的同时肯定会买点零食回去屯着。拿鸡蛋的时间点安排得非常巧妙。
2、200个鸡蛋为什么不是一次性或者分4次,5次就拿完而是要每周只能拿10个呢?
从消费者角度来分析,一次拿这么多个鸡蛋回去,也吃不完,反而会不能保存长久而坏掉。一般来说,1-3个人的家庭,可能一周也就消耗10个鸡蛋左右。10个鸡蛋刚好是一周的刚需。拿鸡蛋的持续时间基本要持续半年,在这半年期间,肯定你充值的200块不够用。而且每次去拿鸡蛋,心理会想,既然来都来了,那就顺便买点零食吧。这半年期间,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肯定不止充值200块。一定会不断地在账号里充值。多次拿鸡蛋的目的会刺激消费者过来购买。
3、这三种促销方式为什么价值都差不多呢?不应该是不应该是充值越多,促销力度越大么?
从促销价值来分析,这三种促销方式的赠品价值基本差不多。都在成本价100元左右,第二种促销方式价值在60元左右,感觉上稍微吃亏点。其实店家真正是想推第一种促销,希望消费者领鸡蛋的方式持续过来购买。
但是只在这里工作的人,不好每周拎着10个鸡蛋去赶地铁挤公交回去吧?他们也会经常来买东西消费,针对这一类的人,那就是只能选择酱板鸭的促销品了。
一般来说,充500的人比较少,毕竟一下就充500左右用于买零食,对于大多数的人还是比较心疼的。
其实店家最想要的大家选择促销1,持续领鸡蛋,持续过来了充值消费。虽然店家还要每周花钱去买鸡蛋,充值200元送200个鸡蛋,店家疯了么?
200块钱买零食,店家本身收益在10%左右,看着好像只能赚20块,但是你在领鸡蛋的半年很有可能就不止消费200块了。显然,把时间拉长一点看,店家赚了不少。
《墨菲定律》提到一个心理学法则:“路径依赖法则”,是指人类社会中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与物理学中的惯性类似,一旦进入某个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店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本来不到他店家买东西的消费者,一段时间后,消费者的购买就逐渐习惯到他店里来消费了,并产生习惯和依赖心理。
所以,充值200元送200个鸡蛋,你还觉得店家是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