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读《孙子兵法》01

法有定论,兵无常形。

从军事看管理,向战争学竞争。

军事的竞争,是变动中的对抗性博弈。跟包括商业在内的其他所有博弈相比,这是最艰难的博弈,也是最厉害的博弈。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活下来,战必胜,持续赢,很有必要研究和学习军事上的竞争和思维方法。

人们经常用商战来形容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兵战与商战毕竟还是有根本的不同。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商业的目的是创造价值,赢得客户。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出来了「兵之法,可以商用否?」

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兵战同商战当然有异质性,但也有同质性。这种同质性至少体现在「决策的预见性,谋划的宏观性,信息的盖然性,投入的风险性,实施的灵活性,管理的法规性,以功利为目的的竞争性,以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价值观念等」,这种同质性,是兵战之石可以攻商战子之玉的前提。

《孙子兵法》可以用来为商业世界提供借鉴,它是一部高度抽象的军事哲学著作。它从辩证法的角度总结了战争与战争指导的基本规律,用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说法,它探讨的是「道」,而不是「术」,所以它带有明显的重宏观轻微观、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重意象轻具象的特点。这就使得《孙子兵法》的价值超出了军事这样的单独一的领域,可以从思维方式的高度,让世人获得灵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维融通。

当今世界,很少有人会向战争中的军人那样每天都在直面生死,但是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成功与失败却无处不在。

竞争与战争比起来,当然算得上温情脉脉,但对失败者来说,结果却同样残酷无情。

战争是一种最强的竞争形态,《孙子兵法》所揭示的就是竞争中基本取胜之法,基本的竞争方法论。所以,我们可以把《孙子兵法》看成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环境中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并找到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杰拉德·迈克尓森和斯蒂芬·迈克尔森合著过几部关于《孙子兵法》的专著中有这么一段话「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可以不战而胜。这种东方的侧重于用战略智慧来击垮对手的战略思想与西方大不相同,后者强调通过行动“比如说发动大的战役”来取得胜利」。

第一句「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战略」。

那么什么是战略?

战略首先是一种思考方法。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的一种方法。它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思考,来对你影响未来的选择进行取舍,并以此指导你的决策。所以,无论是对组织还是个人,战略性的错误都是最致命的错误。如果你的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你的战术和执行能力再强,也是南辕北辙,无法挽回战略失误所带来的损失。

在商业或者各种类型的竞争中,一把好牌给打烂了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战术只是解决怎么打的问题,战略才解决打不打、跟谁打、在哪儿打、何时打这些更为关键的问题。

清晰的战略才会让你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如果你把精力和资源用错了地方,那就是纯粹的浪费。因为这些精力和资源本来是可以用在解决更关键的战略问题上,从而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的。我们应跳出事务性的工作,养成战略性思考的意识,形成战略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


第二句「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可以不战而胜」。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不战而胜」。

孙子是一位将军,将军的主要任务是打胜仗。但在孙子看来,真正优秀的将军,不是简单地追求赢,而是争取不用打就能赢。

孙子跳出战争去看战争,超越了战争去看战争。同理,竞争者也要跳出竞争去看竞争,超越竞争去看竞争。以今天的思维来看,孙子已经有了成本和收益的意识「不仅仅追求胜利,还追求完美的胜利。要学会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胜利」。


第三句「这种东方的,侧重于用战略智慧来击垮对手的战略思想与西方大不相同,后者强调通过行动“比如发动大的战役”来取得胜利」。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智慧」。

孙子强调,不是靠简单的实力对抗、资源消耗,不是靠硬拼,而是靠智慧取胜。这也是中国人的战略思维与西方人的战略思维最大的不同。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概括地说,就四个字「以智克力」。通过智慧来战胜对手的蛮力,让对手的力量优势发挥不出来。


我们总结下《孙子兵法》到底讲什么?

第一,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

第二,如果非要打怎么办?用智慧去打。要敢打,更要会打。要巧妙地打,要动脑子去打,要用战略去打。要用最小的成本去打,取得最大的胜利。

如果我们用一个等式来总结,那就更简单了,就是「取胜=实力×战略」。实力是客观因素,你和对手之间的实力对比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变化。战略是主观因素,你可以在战略思维方面远远超出你的对手。战略是实力的放大器,它可以放大你取胜的概率。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如果剑不如人,剑法就要胜于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