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工作地的车上,看到千字营大群里有群友转发了一篇文章《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作为“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我下意识地点开了文章,里面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们自述的经历与思考。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很多年以来我和哥哥,和我的妻子(她也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很多次不同程度的讨论。我发现,这类人尽管来自天南海北各种各样的家庭,后来的人生道路也千差万别,但面临困难竟然如此一致。那篇文章蛮长,看了之后很受触动,我也写点自己的感想。
感触一:生在农村要成为大学生,可能就已经要耗尽全部的力气。
几年前我在一个教育杂志做记者,曾采访过成都郊县的一位老师,她说她以前在某乡村学校教书时,发现班上有好几个孩子总爱迟到,让学生请家长家长也总不来,迫不得已决定家访。她跟着这几个孩子走了一遭他们上学的路,才发现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足足走一个多小时,而且中间还要横穿松柏遮天鸦声四起的大公墓群,而孩子们的父母得日复一日的应付农活,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来管教孩子。她遂感叹“这些孩子单就每天来读个书已经太不容易了。”(这可是成都市的郊县啊!不过现在那里应该没有这种现象了。)
后来我跟妻子聊起这个事情,她一脸波澜不惊:这好正常!我们家几姊妹以前在乡上读小学,都是父母四点过起床做早饭,五点不到就要打着火把从我们山上往小学赶。“当时不觉得苦,但也觉得苦,因为不少同学读着读着就不去了,宁愿在家里干农活,等着大点了出去打工。”
我曾写过一篇《硕忍巴巴:小凉山的“劝学者”》的人物报道:四川乐山马边一个村小学的校长硕忍巴巴,日常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就是接送那些家距学校较远的孩子们,唯有这样,家长才愿意让孩子念书,即使这样学校学生辍学率也很高,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还要去家访,想方设法把辍学学生“劝”回学校。我还记得在成都采访硕忍巴巴后,我慢腾腾走回住处,心绪难平。
在做记者之前,我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了几年,接触了很多也来自农村的学生,聊天中谈起他们以前读书的经历,不少也是凌晨四五点甚至更早就打火把、打电筒上学。
其实,比早起上学更加普遍的是,农村孩子从很小开始,放学回家就要帮着家里干农活,至少也要给忙于农活的父母找柴、做饭,像城里孩子那样有时间精力做作业简直可算奢望。事实上,他们读书要面临的更大的阻力是农村父母的观念和氛围,在农村很多地方“读书无用论”才是主流价值观,家长、邻居、亲戚不时的会聊起某某某没有读书也能挣多少钱等等,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文化,更没有见识过“有文化的好处”。所以,有的即使口头上说希望孩子读书,心底里也盼着孩子早点回家当帮手。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还算幸运,虽然也是农村孩子,但家距离学校比较近,没有打电筒上学的经历(我们当时班上的同学却不少),而且我父母一直都是真心实意的支持我读书。
所以,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暂别论成绩如何,能够一年一年的坚持着读下去,读完小学、读完初中、再读完高中,就很难很难了,如果能够考个大学,所要战胜的困难是城里孩子难以想象的。
感触二: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比城市学校落后真的“不止几十年”。
我初中是在镇上读的,也算是农村学校。整个学校我们那一届六个班,考上高中的也就三四十个人,我所在的班级是学校的“普通班”,也就是“重点班”挑剩的,我们班考上高中的就只有我一人,还只是县城一所三流的高中。即使在两个“重点班”也只有位居前列的考上高中,考上重点高中县一中的,几乎就是班上的少部分“学霸”。
以前在农村和县城读中学时,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城市学校学生的升学率那么高,总觉得城里的孩子更聪明,或“制度上偏向他们”,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啊!”
在做教育记者期间,因为采访经常去成都城区一些好学校“听课”,这才意识到农村学校,除了我们自己基础本身差很多以外,老师的教学水平也相当差。很明显的是,有的知识点,以前农村老师花几节课都讲不清楚,城市的老师三两句话就讲明白了,学生还能触类旁通。而且,城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本身自己的学历水平要高于农村老师,参加工作后,他们还会在课后花很大的功夫去研究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实施教学,也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而农村学校的老师,通常认为自己懂了就能教,他们作为乡镇农村的“中产阶级”,教书之余在要参加各种“社交应酬”活动,或者搞点副业,没有搞教研的精力和热情。(近些年来,农村学校好老师大多被城区学校“吸”走,留守农村的老师更是消极应付的居多,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教师自身水平不高且无心教研,就导致学生没有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天赋较高的学生可以拼智商,天赋平平的学生想努力都找不到哪儿下力。我记得自己高中三年一直跟着学长中最勤奋的一泼,晚自习后在路灯下看书、在保安室做习题,但是成绩依然不行,老师看到努力的孩子,顶多是精神上予以鼓励。
感触三:农村大学生,谁还没几段“情商不够用”的辛酸史。
在《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一文的十个案例中,几乎每个讲述人都谈过自己在一路过关斩将,怀着“全村希望”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的“情商不够用”的窘境。比如看到城市孩子在综合素质、才艺、审美能力方面几乎全面碾压农村出来的孩子,自卑感觉油然而生。更大的自卑在于,发现那些城里的公务员、商人家庭的孩子“特别会来事儿”,说话、处理关系有板有眼,很快就与老师打成一片,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好处很多。
我大学时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也当了三年学校文学社的社长,但每每跟辅导员和老师接触,都特别紧张,各种放不开。很多同学假期过后都会给老师带点儿家乡特产啥的,我也想送点,也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老师对我的关照,但总觉得这是特别丢人的事情。太羞涩胆怯了。有个事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某知名作家受邀到学校来做讲座,讲座完之后,我拿着我们社团的社刊准备送作家一本,然后请他给我们写一句话,都快走到跟前了,硬是羞怯得不敢过去,最后还是低我一年级的社团副社长从我手上夺过杂志,跑到作家面前请他给我们“题了词”。
后来我在学校工作,回过头看更有感触,虽然我也对平时打交道的那些农村的孩子“一视同仁”,甚至额外的“关照”一下,但是总觉得城里的孩子做事情“更有脑子”“更妥当”,很多事儿也更愿意交给他们去做。
我在前一篇千字文中就感叹:“我一直以来有个刻板印象:情商这玩意,跟智商类似,得靠天赋,后天根本补不上。因为我发现身边那些情商比较高的人,打从吃奶起情商就高,等到什么都可以吃的年纪才能够继续攀升。而我即使后天超努力,学到九十九高龄还达不到人家穿开裆裤时的水平,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绝望的事情。”
的确,到毕业工作之后,情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几乎渗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一文中,很多讲述者都回顾了自己进入大学以及工作之后,恶补“情商”的经历,比如怎么学同学与导师、领导一起聚餐、如何布菜、如何照顾好饭桌上的主角;怎么跟领导沟通;如何在单位的办公室文化中“游刃有余”;如何在得罪了领导和同事之后弥补、挽回……
对那些情商逆袭的农村大学生,我敬佩之余,也真想学习学习他们。差距太大,一步一步学吧!
感触四:因为眼界、格局的缺陷,农村大学生可能走错一步就会被“打回原形”。
几乎所有的农村孩子都会感叹,他们和城里孩子相比最大的差距就是眼界和格局。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上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了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而眼界和格局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决定着人在关键时刻,是否作出“正确”的选择。
农村孩子的眼界、格局主要体现在急于眼前利益,看不见长远的利益,在关键机会来临的时错失良机。
以前在老家读中学的时候,不时听亲戚邻居啧啧称赞某某家的孩子真“懂事”:“在外面读大学后就几乎没有再花家里一分钱,甚至学费都靠课余打工挣。”在这种氛围之下,尤其是看家父母的“不容易”之后,我也对那些“懂事”的兄长们敬佩不已,暗暗决定以后出去读书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但很“不幸”,我所读的那所四流高校地处郊区,我上学那会儿周边一片荒凉,想要找个餐馆端菜刷盘子的机会都没有,去一趟市区还得五六块钱车费,也因此“不得已”幸运地得到时间多看了一些书。同级有个同学好不容易谋得了一份每天在学校食堂收餐盘的“工作”,报酬是吃饭免费加每个月100块钱左右的报酬,她也干得尽职敬业,但因为每天都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收餐盘,所以看的出来她尽管很积极能干也很优秀,但在同学前面是有些自卑的,而且每天几个小时呆在食堂,学习成绩越来越不怎么样。也不知道后来发展怎么样。
很多年之后,我和哥哥聊起这个话题,他也深有同感。他职中毕业之后,被学校安排到沿海的电子厂上班,从第一个月领到工资后他就把日常基本开销以外的钱都寄回了家。他们很多同学工友大多如此,但也有一些同学例外,每月工资到手就抽时间到四处玩、会朋友,一个月下来所剩无几。当时他们对这类同学非常不屑,觉得他们“不体谅父母。”可几年十来年之后,发现当初那些“不懂事”的同学普遍发展得很好,有的跳槽到了很好的地方做管理人员,有的自己投资开厂,十几年前就已经在深圳买车买房实现中产了,自己的父母生活条件也得到大为改观。而他们这一拨开始就“体谅”父母的人,在电子厂几年之后,几乎悉数回老家做生意、进厂,当初交给父母的钱并没有怎么改善家庭生活,这才发现,当时那些“不懂事”的同学是“真明智”。
老家邻村有个熟人,这里暂时称它“F”吧,比我大六七岁,从小很懂事,成绩也不错。当年我们那儿很少有大学生的时候,F就考上了当地的师专,弟弟妹妹为了节约家庭开支中学未毕业就回家务农,。F每到农忙季节就会请假回家干农活。有一年水稻成熟得晚,F仍然帮着家里收完稻谷再回学校——比开学已晚大半个月,他因此被学校除名。离开学校后。F辗转沿海各地打工,曾经回来在一所农村学校代过几天课,不久又出去打工了。现在十多年了,我不知道F情况怎么样。但我知道我们村里有一个F的发小,他跟F从小同班,一起上中学,一起考进师专(妹妹也很早辍学挣钱供他,境况很相似),师专毕业之后他先是在一所农村学校教书,然后又跳槽到一所城区私立学校,早些年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听说如今已经是老家邻镇的副镇长了。同样的起点,关键的一步走错了,人生就是云泥之别。
这些年,偶尔有刚进大学的农村学生和即将上大学的老家孩子向我咨询大学应该怎么过,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太‘懂事’!”看着小学弟小学妹惊愕的表情,我解释:
我们可能很心疼父母,想课余出去打工给他们减轻负担,也想着去参加学生会、非专业的社会活动等等提高所谓的综合能力,但这弊远大于利,因为会耽误你专业学习的时间精力。你可能会觉得学校很烂、老师很水、课堂知识不实用,但是你用三四年的时间,通过二三十门课程,系统的学习一个专业,建立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即使以后不从事这个专业,也会受益终身。而减轻家庭负担、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情商,尽管也重要,但是以后会有相对充裕的机会去弥补,而系统理论学习的机会一旦错失,再难有弥补的机会,再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代不了系统的理论思维。
还有,等毕业的时候,如果还有继续深造升本、读研的机会,也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家里负担太重而放弃,家里负担重是事实,可最艰难的都已经挺过来了,再坚持三年将意味着获得完全不同的起点,今后的收益也将更大。博士的收入高于硕士,硕士高于本科,本科高于专科,这是绝对的大概率事件。看着他们为难纠结的样子,我会继续开导:“即使父母不同意,你也应该‘犟’一下,因为很多年以后,他们可能也会后悔和内疚你当初的‘懂事’,埋怨你当初没有‘犟’。”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大学只考上了专科,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升本率相对还算高,我成绩过得去,如果要升本,机会非常大。我跟父母打电话提过几次,父母并没有太支持(当然也没有明确的反对)主要是我自己其实也不忍心再花家里钱了,所以老师和辅导员问我,我都以家里负担重回绝了。毕业几年后父母也发现了,专科和本科“太不一样了”。很多年以来,他们每提起这个事情就后悔万分,觉得当初怎么也应该支持我的,也埋怨我当时没有“坚持”,没有跟他们说明白。尽管后来我也通过自考拿到了本科文凭,可这些年,好几次不错的提升职业层次的机会走到了跟前,都因为卡在“全日制本科”这个刚性条件上。现在即使再想来通过“读研”等方式来弥补,其代价已经和当时大不一样了。
在年轻时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在最要紧的那几步,哪怕走错了一步,可能影响一个时期,甚至可能影响一生。在毕业的时候是选择赶紧就业挣钱,还是继续深造为自己谋求更高的起点,这将直接受制于自己的格局、眼界。农村孩子不仅在这一步容易走错,在随之而来的“就业选择”上也容易选错。由于一开始就冲着挣“快钱”的目的,在选择工作时,他们更多考虑起点薪资、户口等,而较少考虑平台岗位的长远发展前景,或者根本判断不出哪一个职业更有发展前景。比如,很多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会放弃本专业,冲着起点工资更高而选择做销售——我承认销售很锻炼人也可能很有发展前途,但大多数销售工作的门口比较低,经过几年专业学习的人很难突显自己的优势,且在个人潜质上也未必都适合做销售,如果不能适应,几年下来职业道路会越来越狭窄。我知道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时应聘到了一个银行做实习生,自己也还勤勉努力,但因为想减轻家庭负担,冲着多300元月,薪辞职到一个卖场做销售,几年后回家带小孩,如今即使再想回职场,也只有卖场销售这一条路了。另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有个女孩子大学时非常勤奋努力,大学毕业“体谅”家人辛苦,回去帮哥嫂带孩子,等侄儿上学了她也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学历不高的男孩,不久前她还在找昔日的同学借三五千块钱,准备在老家修葺房子……让昔日的同学不胜唏嘘。
农村大学生也有不少在这几个关键岔路口选对的人,他们要么是因为“高人点拨”,要么是得益于自己的先见之明,再要么就是瞎猫撞到死老鼠。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这部分人,十年二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他们与那些“选错了”的同窗相比,可能已经是两个阶层了。
感触五:农村大学生所能得到的资源,或许需要用一代人去恶补
我们这一代的农村大学生,最初的生长历程中大多就是自己生活圈子的“第一代大学生”,目之所及,要么是在老家祖辈务农的,要么到城市里做农民工,他们所能拥有的资源,远远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
“资源”二字不必妖魔化,首先,如上小节谈“格局、眼界”时提到的,它是一种“榜样”和必要时刻的“点拨”。我们最初在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很有价值的建议,如果中学能读一个重点高中,那么毕业班老师或许能够提出一些相对靠谱的建议,但如果是普通二三四流高中,老师的见解则有点鞭长莫及了,而我们的父辈们对所谓的专业以及未来对应的行业、发展前景就是一头雾水了,他们所知道的职业无非就是教师、医生护士、公务员、公司文员(“文员”这个词据说在有的地方被带偏了)、技术员、会计等等。还有,他们对工作的分类很明确,在国家单位的,是好工作,才能称为“工作”,除此之外都只能叫“打工”。在我们老家那地方,很多人对“工商行政管理”这个专业特别垂青,似乎毕业就是当国家干部的,而且觉得学习文科就是做管理人员,而理科的就是穿着工装下流水线……在这样的氛围下“资源”,鲜能提供更有价值一点的建议。而城市的孩子则不同,他们直系亲属或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总会有几个阅历丰富眼界开阔的人,最不济通过邻居的表舅、亲戚的同学,都有高阶层的人脉。
其次所谓的“资源”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资源,这个就不说了,都懂,说多了也是泪,哈哈。
再一个“资源”,应该叫农村孩子的“负资源。”也就是农村孩子从一开始就要背负城里孩子们难以理解的“期望”“责任”和“义务”。敢于承认这个概念的人,大概需要一点“六亲不认”的勇气吧。
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对我和哥哥的规划就是哥哥读中专,毕业早点出来做事,一起供我上大学。从小哥哥对这个安排也并无异议,我也没有觉察到并无不妥!其实,在我们老家,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规划”,因为家里的收入很有限,通常是哥哥或者姐姐辍学,帮着父母养弟弟妹妹。当然也有哥哥姐姐成绩不错的,弟弟妹妹往往也会主动早点休学出去打工,定期给哥哥姐姐寄生活费,筹学费。
现在想起来,这对兄弟姐妹之间是极不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生,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被“规划”为必须舍弃学业的一方,如果他的梦想不需要通过读书来实现或者他考不上学,倒也还好,但如果需要通过升学实现呢?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想必是巨大的。
被“规划”为应该继续念书的一方,如果按照规划继续念书直到大学毕业,内心深处难免会背负一生的歉意,也将承担起对大家庭的某种责任。漫长的一生,是否都能在自己心里和实际生活中妥善的处理好这份情谊,我未可知?在彼此都还很小的时候,可以把这份“舍”和“得”视为亲人的“爱”,但是渐渐长大结婚生子组建了一个独立的家庭之后,又如何来看待当初的“被舍弃”与“被获得”呢?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亲戚家里兄弟姊妹比较多,父母和兄弟姊妹几乎举全家之力让其中一个弟弟念了大学。几十年来,所有兄弟姊妹都已经成家,但是在这个大家庭中,那个读完大学的弟弟才是“主心骨”,为家庭公共事务做最后拍板的人,这份信任的背后也意味着很多现实的责任。我不知道他对这从几十年以前就播种下,而且会延续一辈子的责任,是如何看待的?是荣誉,还是其他?
不管如何面对,这都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的一份“特殊的资源”。
感触六:吃苦耐劳、韧劲,或许是农村大学生唯一的优势。
那篇《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中,有一位讲述着的话特别让人感触,他说:“兔子如果不打盹,乌龟永远追不上。”
的确,在城市孩子“生活条件”“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综合素质”“眼界格局”等方面秒杀农村学生的情况下,各种“先天不足”的农村孩子,就像一只行动缓慢的乌龟,除了自己一刻不停的努力爬行,还得寄望于腿脚利索的兔子能够打一打盹。所幸的是,总有一两只兔子偶尔会有打盹的时候,这就给了乌龟的机会,因而才让乌龟的坚韧、勤勉和吃苦耐劳变得有价值。至于那些靠坚韧勤勉最终跑到了终点的乌龟,应该多跑一段,力争在二三四线城市里立下足,让孩子那一代,成为矫健而不打盹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