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这本书。
长久以来,我知道书里讲的这些都是事实,但却有意忽略。25岁之后,你会发现焦虑与日俱增,在后悔浪费时间的同时,也感慨自己自欺欺人的能力是多么强大。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随包携带的文件夹,里面装着各种常用材料,还有一些能够激励我的文章和话语,其中就有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那篇著名演讲的英文全文。当时,我是能够背诵原文的(天啊,现在想想当时学英语也真是有劲头)。除了最后那句著名的“Stay hungary, stay foolish”,现在我还能熟练记起的是这一段话: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i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去过和他人一样的生活。不要被教条限制,那都是他人的思考结果。不要让外界的噪音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勇敢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因为它们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过了这么多年再看上面这段话,第一点我很认同,越长大越意识到时间的稀缺,check。第二点我也认同,那些教条的东西都是他人的思考和生活经验,每个人是不同的,check。但是第三点,我开始怀疑:真的有所谓内心的召唤吗?为什么我听不到?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我究竟适合干什么?我对什么有真正的激情?我究竟想要什么?
但是没用,根本想不出来。
大学毕业三年,我已经换了三份工作,看起来我是追随内心的声音,在不断地寻找真正适合自己且自己也热爱的工作,实际上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在假装勇敢地“随心所动”罢了。之前的这几份工作其实都很不错(至少在外人看来),只是我并没有尽全力把它们做好,兴趣丧失后就想转移目标······与其说是不感兴趣了,不如说是想要逃离,逃离那些繁琐枯燥的东西,想要新的开始。但我知道,每份工作都不容易。
还好,在三十岁之前读到这本书,让我终于开始严肃地拷问自己并坚定地做出改变。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激励作为读者的你,而是想给自己几个温柔的耳光提醒已经老大不小的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再晃晃悠悠。
嗯,人长大了就有这点好,开始敢于且诚实地面对自己了。
以下这几句话,我送给自己。要有长进啊,混蛋。
你那根本不叫“有激情”,顶多是“感兴趣”
有吸引力的职业通常有着错综复杂的起源,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追随自己的激情就可以了。甚至,追随自己的激情是一件危险的事。
我们听过太多的人说:要追随自己的激情!但是,他们说完也就说完了,我么听完也就听完了。大多数人听到之后受到鼓舞,第二天还是该干嘛干嘛。少数人会采取行动,但最后的结果往往狼狈不堪······我们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在你没搞清什么是“有激情”和“感兴趣”的区别时,还是保持现状吧,什么辞职去追随内心,什么说走就走······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没有那样的资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
曾经我梦想成为一名导演,因为我太热爱电影,对那些光影太着迷,当时就想这是我一生的激情所在。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并没有因为热爱电影而去报考电影学院,也没有去培养拍摄短片或者写剧本的业余爱好,更别提去阅读一些关于电影的专业书籍······最后发现,我只是爱看电影罢了,而且看的大多都是爆米花电影。
现在我知道,我那只是“感兴趣”,并不叫“热爱”,也不叫“有激情”。事实上,我似乎并没有对任何事物有过“激情”。恋爱的时候可能有过,但谁又能说那不是动物本能在作祟呢。
职业激情就更稀缺了。这本书里引用了一个社会调查数据:在确认的所有激情中,只有不到4%与工作或教育有关,其他的96%都是某种爱好或兴趣,比如运动或者艺术。其实你仔细想想就能马上明白,我们周围很多的所谓“成功人士”,他们一开始就对这个职业抱有无限的“激情”吗?不是的,我们现在看到他们对于自己职业或者事业的激情,都是随着时间慢慢积累并激发出来的。他们在一个领域钻研的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产生了一种做事的“效能感”和“掌控感”,那种自主、高效、游刃有余的状态反而让他们爱上自己的工作。之后,在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时,你才会感到那种“激情”。
所以,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嘴上叫嚷着有激情并不能代表他能做好。很多情况下,他们只是对一件事感兴趣罢了,而兴趣这种东西,来的快,去的也快。
这本书再一次说出了这个我不愿承认的事实,我恨它。
你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才行
没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的现状都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你可以选择浑浑噩噩,也可以选择变得更好,但变好的过程是辛苦的。
有才华的人太多了,而有一技之长的人太少了。记得笑来老师曾在一次演讲里说:交朋友,要交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啊,你想想,如果你周围都是一些“半瓶子晃荡”之辈,那你又是怎样一个人?说好的成为人生赢家呢?
别提一技之长了,很多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老师做不好老师,演员做不好演员,设计做不好设计,作家做不好作家,会计做不好会计,运营做不好运营······你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还幻想谈什么事业?
然而,想做好本职工作,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每份工作都包含一些特定的技能,想要做到出色,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行业信息,实践积累经验,不断训练自己,保持敏锐。
“刻意训练”是近两年对我冲击最大的几个概念之一,之前我从未意识到“刻意”在技能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训练就是训练啊,为什么还要“刻意”?跟很多人一样,最先接触这个概念是从格拉德威尔的那本《异类》开始,里面讲到“一万小时定律”。虽然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一些质疑,但是它的总体方向一定是对的,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到精通,必会经历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
但是,光有时间的积累是不够的,假如在训练的单位时间里不用心,不“刻意”针对某一薄弱环节训练提高,没有一定的强度,你积累五万小时可能最终也只是事倍功半。
电影《师父》里,陈识(廖凡)对赵国卉(宋佳)说:
我学功夫,从15岁开始,每日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从今天起,我以你为约束。
这种从小在师父管教下的“刻意训练”,造就了陈识之后炉火纯青的刀法。每日近乎自虐式的训练不仅塑造了人坚韧的性格和心智,也将刀法沉淀内化成了本能,形成了肌肉记忆,反应迅猛。用刀,这个时候就像用手一样自然。同样,《爆裂鼓手》里的Andrew练鼓练到手指流血都是这种“刻意训练”的例子,也是挺狠的。
职场中,刻意训练技能是为了获得职场资本。你的积累职场资本越多,以后的选择也就会越多,选择也会越好。
那些天生知道自己激情和使命所在的人,该有多幸福多幸运啊!我打赌,你我都不是那种人,否则你也不会看到这篇文章。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寻找激情了,多花时间去训练和塑造自己吧。你总要有一样拿的出手,让自己不可或缺。
这本书给出了“刻意训练”的5个主要步骤,我都没做到,我恨它。
那些潇洒转身的人,早都想好了退路,你别犯傻
勇气文化的失误之处不在于它对“勇气是好东西”的根本肯定,而在于它严重低估了以有效方式来运用这种勇气的复杂性。
我们每天都会被那些励志故事感动到恨不得第二天马上辞职去迎接新的人生,翻开崭新的篇章,你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与其说很多人想的是潇洒的说走就走追随内心,不如说他们想要的是钱多活儿少离家近,休假超长福利好。当然,我们不排除很多人对目前的状态不满意,想要投身一项新的事业来激活自己,但是这样的转身往往代价颇高。
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一个25岁的年轻人辞去了工作,投身到“生活方式设计”(lifestyle design)的事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博客宣传自己的思想,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他人的生活,准备以此做为自己的事业。对此他的解释是:“我过着一种'正常'的传统生活,每天朝九晚六地为老板干活,没有时间和金钱来追求内心真正的激情。我受够了这一切······于是,我踏上征途,要让你们、让全世界看看,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创一番事业······”
然后他就失败了。仅仅几个月之后,博客停止更新,不知去向。他所谓的事业就是一些网页上空洞无物的内容,他唯一的产品就是他那满腔的热情。然后我恍然大悟,那些成天在网上写鸡汤的人,他们的生活该过得有多辛苦啊,没人看他们的东西他们也就没饭吃了,好惨······
说白了,你那点热情一点都不值钱。谁还没点热情呢,是吧?倘若每个人都冲动的一气之下,想要将这点热情变现,社会运转就会崩溃,因为每个人都“不务正业”去了。
你会问,凭什么那些人可以潇洒转身离开,而我不行?
你没资本。你没有退路。你付不起潇洒的代价。你还没用获得强大到可以不顾一切的自主力和财力。
年轻人在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职场资本可以保证让你今后饿不死,还是乖乖潜心修炼武功吧。当然,除非你是富二代。但是你没发现,现在很多富二代也很用功吗?!TMD你还怎么活?!
这本书打消了我很多美好的冲动,我恨它。
在你变得真正优秀之前,没人会在意你
你要优秀,要优秀到即使你想让别人忽视你,他们都做不到。
去年在一期Podcast节目里,我听到了这本书的名字,那期节目的采访对象是Kevin Kelly。由于是大神KK的推荐,我立马去买了英文版放在Kindle里。然后才发现,原来我早已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因为我一直有关注他的博客,也看过他写的另外一本书 How to Become a Straight-A Student,虽然是毕业之后看的,但是也有很多借鉴。
之后,我又找来作者的演讲视频来看,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要抛弃“激情假设”,“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通俗一点,就是“不是爱一行而干一行,而是干一行而爱一行。”
每个人都有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职业,就更别提事业或者使命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不甘于庸庸碌碌过一生的,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成就,没有获得任何工作上的自主力、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就连基本的工作都没有做好,不受尊重,没有存在感,多可悲啊!
工作是谋生手段,职业是使工作渐入佳境的途径,而成为天职的工作是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是个人身份的关键部分。
是的,一份好的职业会参与建构到我们个人身份认同的过程之中,没有它我们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一个人总不能靠喊口号过一生吧······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现在的我不会再去想找一份“好”工作,而是想把一份工作“做好”,这种心态上的转变让我踏实下来,不再去好高骛远地追求虚无的东西。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变得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要是你一直在琢磨“我如何才能变得真正优秀”这个问题,别人就会找上门来。
你们知道,人想要做出一点改变是不容易的。我恨这本书,因为它督促我想要改变。
毕竟,我也想优秀到不能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