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花之感

 说来惭愧,生长在芍药最大的生产地——亳州,我竟然不知道它还有“别离草”,“花之宰相”的美称。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那大部分劳动人民所陌生的…

 五月份是亳芍花全盛的季节,在此之前他要经历一个“棒棒糖”时期,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芍花含苞未放的时节,外形像一根根棒棒糖,不仅如此,外面还裹着一层纯正的蜂蜜。小时候,每当上学路过芍药地,看到有花苞,便跑进地里,揪上一把,弄得手上黏黏的,然后舔一个,扔一个,那味道,微甜中夹杂着一丝丝咸味,而后呼出鼻孔的气息中可以体会到蜜蜂身上独特的味道,这也是我们家长孩子独特的“零食”。(现在怕农药,不敢吃了)

  等到他全盛,几亩方田,远远望去,一片红色的花海。这种红,不似玫瑰红那般深沉,华贵,也不像莲花粉红那般清新,淡雅。他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既有清新艳丽,又不失雍容华贵。花瓣外张内拢,颜色由里到外逐渐变淡,直到最外沿近乎白色。花蕊深黄色,轻轻一碰会抖落一手花药。设想一下,倘若此时,有一位少女站在花间,一身素色纱衣,于你定神观其背影时蓦然回首,莞尔一笑,一定让人感到仙气十足,不知实在赏花,还是在赏人,但可以感觉到,人在花中,花在人下,都是景,都是画。

刘禹锡曾有一首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竟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对梦得前辈的这首诗不以为然,也算是为芍花打抱不平了,因为仅是“妖”字便已经过分,偏偏又加了个“无格”更是严重了。这也难怪,毕竟前辈是洛阳人,洛阳牡丹,天下闻名,可是为了夸赞牡丹,不仅搭上芍花,连“莲花仙子”也被说成不解风情,实在过分,好在他有“庭前”,“池上”两个限定,便不与他计较了。(哈哈)

 如此美景,你们可能会羡慕我们哪里的人真幸福啊。上天把这尤物赋予我的家乡,四月桃花芳菲尽,五月又能赏芍花。但我要告诉你,假若五月中,你看到谁家地里芍花满园开,那么这家地的主人一定会被同村人嘲笑懒惰的庄稼人。为什么呢?因为农民要在芍花开苞之前,把他们的头一颗一颗的用镰刀砍下来………

   到了那几天,芍药地里,手起刀落,芍药头在半空中飞舞。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恰有当年满清政权“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残忍”。当然,农民们并不是不懂得欣赏美,但是诗意的美在与收成相抗衡时,他就显得单薄无力,毕竟倘若不是砍掉头会增加芍药根的产量,谁会费这事儿?谁不想端着水杯,唱着小曲儿欣赏这满地美景?与此有相同命运的还有“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花。不错,北风的杀伤力没能折服他们的气节,但剪刀可远比寒风凛冽……

 因而,到了五月份,田间看到的更多是,一片青青的芍花丛中,偶尔能瞥见零星几柱花朵,少了其他花朵挣肥力,他会格外雍容,也许,刚看到时会有一丝欣喜,但转而有变为一缕忧伤…你看那一朵高高的花朵和周围点点稀疏将开未开的花苞,不正像“未亡人”携着儿女在风中摇曳吗?

 与此时,我多想捧一抔黄土,扬在风中,既是对那殇去芍花的祭奠,又是对这风中“幸存者”的祝福…

 何必伤感,能有好的收成,村里人脸上的笑容也是美丽的花朵,嗯,我不太喜欢劳动,但我爱着家乡的土地,愿年年能看到芍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立夏后,园子里的好多花开过了热闹的春天,集体开始了疯长叶子不开花的时期。比如鸳鸯茉莉,比如栀子花。自己又是个特别喜...
    艾娃微阅读 1,194评论 4 8
  • 文/晚来秋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芍药殿春而放,别名婪尾春。初夏时节,牡丹式微,芍药初绽。对牡丹意犹...
    晚来秋在简书阅读 3,845评论 8 20
  •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
    韩野16阅读 2,309评论 0 1
  • 引子 我们这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或许会走进你的心里或许会做短暂的停留,可当他们和你发生某些故事,教会了...
    GGGATSBY阅读 292评论 0 0
  • 乡间芳草路,荷锄自在人。 蒲草随风曳,英花没膝深。 耳边雀啼颂,眼下飞蝗虫。 何时炊烟起,却见夕阳红。 ​​​
    尘世素心_青阅读 2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