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遥」
《人生》这本书看完之后和《活着》看完之后的感受很像,但它又没有《活着》那么悲剧,看完之后,只剩感叹:人生啊!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是柳青写在前面的一句话。的确如此,人生虽漫长,选择也很多,但重大转折点往往只有几个。都要经历过了才能明白。
小说的人物不多,关系也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八九十年代——一个问题和机遇一样多的年代。
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读了高中的知识分子,他有知识、有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却又出身贫农家庭,一辈子与土地农民分不开。这就注定了他曲折、矛盾的现实经历和内心历程。本是在民办学校当教师的高加林被高家村书记高明楼的二儿子“开后门”给挤下来了,被迫回家当农民,内心受到极大震动的高加林表现出愤怒、不甘,但也无可奈何。正是这个时机,一直暗恋着他的巧珍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巧珍是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人长的漂亮,就是没读过书。她对他爱得热烈、爱得义无反顾。
这时,本不甘心的高加林也有了对土地对家乡不一样的感受,慢慢地开始积极地应对农民“人生”。却没想到在外几十年的叔父突然调回来当了大官——劳动局局长。高加林一家的地位立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在背后设计过高加林的人,都来巴结他。
高加林又“被开后门”进了城里当通讯员,相当于记者。这时的高加林和巧珍又不得不分开,巧珍的心里是明白的,只要高加林不再是农民,那么他们之间便有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隔阂。可她还是愿意她心爱的人去更大的天地里闯荡。
高加林这一走,什么都变了。虽是“走后门”当的通讯员,但他的确有能力、有才华,不久便是城里耀眼的“明星”。这时,高中时的要好的女同学黄亚萍出现了,原来“千金小姐”黄亚萍也一直暗恋着他。加上黄亚萍与他一样有知识,两人原本就有共同语言,现在在黄亚萍的猛烈暗示、明示之下,他终于落入了“甜蜜陷阱”。与巧珍分了手,巧珍痛不欲生,草草的与原本就喜欢她的马栓结了婚,从此便死心了。
失了原则,飘在半空中的高加林最终被检举“走后门”一事,而黄亚萍虽爱他,却不能接受他是个农民。一时间,事业与爱情双重打击。这时,高加林才明白过来自己所干的混账事,明白了自己其实是爱巧珍的,可为时已晚。
高加林的悲剧,可以说是时代带给那一代人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他一直没有深入思考,而是活在自己的憧憬里,是虹还是桥,自己也分不清,或说,他不想认清。
人生呢,往往就是这样,一个选择一条路一种人生。脚踏实地地朝理想、梦想前进才好。
摘抄:
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
这是人生最富有的一刻。
“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都揣在我心里……”
“我再也不能离开你了……”
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沉默……沉默……整个世界都好像沉默了……
悲剧不是命运造成的。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如果她不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生活就会不断地给她提出这样严峻的问题,让她选择。不选择也不行!生活本身的矛盾就是无所不在的上帝,谁也别想摆脱它!
“痛苦是你自己造成的。”
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怨你自己!
生活啊,真是开了一个玩笑……
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宁愿让自己把它看做是桥!
他希望的那种“桥”本来就不存在;虹是出现了,而且色彩斑斓,但也很快消失了。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
“亲爱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