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道的自然法则是两极相生,物极必反。有道者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自愿处在世俗认为“不好”的一面,这样就消除了因处在“好”的一面而产生的负面作用,从而使自己始终保持合于道的完整状态。那就是“婴儿”、“无极”“朴”的状态。懂得了这个道理,即使做了官,也会进退自如,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认为刚强是有为的表现形式,是不合于道的,而柔弱是无为的表现形式,是合于道,所以他要求人们坚守柔弱,只有这样才能合于道。
温柔似水,一直常用来形容女子美好的性格特征,这是因为水性本柔,可以承载天下万物,如果人们能够如溪水般柔顺,那么也就能够回归到婴儿般的自然状态,这才是合于道的。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世界的范式指的是世界的本体,也就是道,在老子看来,只有深知什么是明亮,又能安于黑暗,才能成为天下的范式。
老子认为成为天下的范是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永恒的德不出差错,就会回复到宇宙的初始状态。老子是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得道之人要实施无言之教,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也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这里的“朴”字是自然事物的本质,这种本质指的就是道德,是说深知尊荣,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低谷,坐了天下的低谷,永恒的德就充足了,永恒的德充足,就会返璞归真,回到自然淳朴的状态中去。因为人生本来就有欲望,贪图荣华富贵是人的本性,如何才能使人们不过分贪图富贵呢?老子认为,荣华富贵终归要回复无,人们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泰然处之,面对外界的事物做到无所容,无所不能容,这样就达到了道的境界。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在这里,老子强调了道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道的法则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永不止息的过程,所以人们在修道的时候,不要只修炼一次,而要永不停息的修炼。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其为人深谋远虑,胸怀韬略,奇计百出,原本是张绣的谋士,曾设计让曹操中了埋伏,使其损失5万兵马,后随张秀一起归顺曹操,尽管得到曹操的信赖,但是贾诩能够小心谨慎,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所以才能寿终正寝,反观同时代的杨修,其为人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以自恃才高,处处张扬,事事显能,结果引起曹操的猜忌和愤恨,最终为曹操所杀,为后人所深切叹惋。
老子提出了知雄守雌、退让谦卑的思想,这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矛盾,消除冲突的方法,即甘守下流,自居柔弱,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老子知雄守雌、退让谦卑的人生态度,对于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甘屈辱的故事,就是对老子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