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赋予一个节日强大的生命力,支撑它流传到了今天?采药、吃粽子、划龙舟,恐怕任何单一的形式,都不足以做到。
端午,像一个复合了多元文化内涵的节日。各类习俗交织,形成美妙的合流,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连结了一种永不过时的情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
人们心中的端午,有忧患意识,有爱国情怀,有吃粽子、“打露水”的幸福喜悦,也可以有“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初射晖”的隆重热烈。古人的端午,本来也是千姿百态,不可谓快乐:大家走出门去,采采药,治治病,洗洗澡,喝几口菖蒲酒,看一场龙舟竞赛,斗草作诗,抒发心怀,好不热闹。
端午节,流传到今天,附丽的意义重重叠叠,如同紧致包裹的粽子,包含着南北东西的诸般滋味:糯米、豆沙、蜜枣、鲜肉、蛋黄……每种味道,都是噙在嘴边心头的香,是牵挂在记忆深处的期望。
一年一年,我们吃着不同的粽子,过着同一个端午。丝丝缕缕,联系着相通的文化血脉。郁郁绵绵,缭绕着连绵不绝的情感和沧桑。
端午节,本是一种旷达而灵动、活泼而健康的精神生活。快乐,何尝不是一种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