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的快乐,是小院里的荠菜给的。因为中午,终于吃上了前两天就心心念念的荠菜肉水饺。
上周末,发现露台上的一个菜箱竟然绿油油的一方生机,出去凑近了一看,竟是荠菜。有些小惊喜,毕竟冬初的时候它们留在土壤上面的部分已经全部枯黄没了生气。
春天真是神奇,几日的阳光和风,再加上一场春雨,它们便复活了似的,在菜箱里从互不理睬到挤挤嚷攘。
本想着这个周末差不多就到了它们奉献“身体”的时候了,谁料到,它们竟然等不及了,周四的时候被我发现竟然有两棵已经长出了高高的茎,还顶着小小的花苞,似乎有孕育种子的趋势。所以,晚饭后,我和女儿便拿起小铲子,对它们虎视眈眈了。
老家的这个季节,是挖荠菜的最好时光。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大片的麦田了,即便有,也没有曾经可以挖的荠菜了,就连老家的麦田里,荠菜也成了稀缺物,毕竟,在除草剂的清除列表里,荠菜也是,不知道这科技的发达是好是坏。
女儿蹲在菜箱前,则是沉浸在“挖荠菜”的快乐中,这个“挖”可和我们小时候的挖是不同的。我们小时候,挎着篮子,拿着小铲子,游荡在一片又一片的麦地里,不管是谁家的,反正只要我们进去了,那就是在连成一片的麦地里四处“扫荡”的挖荠菜部队里的一个“侦探兵”了。
现在,虽然是没有了寻找的乐趣,但挖的乐趣也是不能失去的呀,所以,我也很快沉浸在了“挖荠菜”中。
“狼多肉少”的架势没把荠菜吓怕,却让女儿忙乱起来,我懂她的私心,不就是想一个人独揽这份快乐吗?送她便是,于是挖荠菜的活交给了她,我只负责把荠菜上的枯叶和带土的根择去就好。这样,也便于它们新鲜的保存到周末,然后进入我们的胃里。
看我们俩在菜箱旁忙碌,先生也进入了劳动模式:拿起水管子,清理起地上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尘土。狗狗必然也不会自己在窝里呼呼大睡了,跟着我们一起在露台上,只是他无事可做,只好巡逻在我们的周围。
看我和女儿的活儿干的起劲,先生说,“你俩这忙碌样,可这点荠菜,塞牙缝都不够吧!”可是,等我们全部挖完择完,却足足有一小盆,一顿三口人的水饺是够了。我笑他,看来平时目测很准的人也有“失蹄”的时候。
上午忙完回来的路上买了肉馅,到家的时候女儿在客厅里看书,先生躺在飘窗上晒着太阳补觉。
今天的午饭早就定好包荠菜肉水饺了,所以也不用为吃什么为难做饭的这个人。洗完手就开启了准备工作,和面、调肉馅、洗荠菜切荠菜,一道道准备程序刚做完,女儿就过来说要和我一起包水饺,虽然她包的水饺也不容易破,但那小心谨慎和不熟练使得饺子瘪瘪着肚子,可水饺还是鼓鼓的才好吃。
于是,我开玩笑的说,“要不,你来包自己吃的,我包我和爸爸吃的?”
“不要,我要一起包,但是我也要吃你包的,你包的好吃。”看来这孩子还不傻,不像我们小时候,父母说,自己包的自己吃,那就只吃自己包的,哪怕是知道自己包的不好吃,也得自认。
狗狗不知道是闻到了味道还是听见了厨房的热闹,也悠闲的摇着小尾巴进来了,蹲在我的脚下不走,一会儿嗅嗅,一会儿舔舔。
“我是不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先生不知何时站在厨房门口问道。
“爸爸你去玩吧,我和妈妈包,你等着吃就行。”女儿赶紧自豪的夸下海口。
“那我陪你俩聊天吧!”先生说完站在门口,一副“监工”的样子。我的耳朵里塞着耳机,本来是边干活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听书,这“陪聊”一来,耳机只好先歇歇了。
站在门口看着女儿包饺子的“陪聊”有些不称职,说好的陪聊变成了“教导”,于是饺子新花样便在“这样包、那样捏”的言语中开启了。而我,负责擀皮和在皮攒下的时候一起包,只是,我包饺子,全凭经验,不讲究“花样”一说,皮薄馅儿多,好吃就行。
在厨房一个多小时,三盘荠菜肉水饺便被端上了餐桌,备上醋和油泼辣子,这满足的午饭时光便也就开启了!
三餐四季,生活在这些平淡的日子中却显得格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