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井/于钦科
我的故乡饮马,是一个古镇。原昌南县城,1956年与昌邑县合并。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观,但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甜水井了。
在饮马的东南方,有一口明代古井,四个朝代,历经沧桑。人们一辈一辈都叫它甜水井。这是一口用石头砌成的下圆上方的老井,井口约两米见方。一年四季,井水清澈。大水时,用手提桶俯身即可打水。大旱之年,水位下降,人们为了打水方便,便组织起来,下到井底,把淤泥挖净,直至泉眼汨汨冒水为止。于是,一夜间水位便升了上来。
甜水井名播附近几十里。有一年夏天,我途经北孟东一个村庄,突下大雨,我急忙跑到路旁一农户家。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说话十分客气,他问我:客仙乡何处? 答:饮马。又问:离甜水井多远? 可见其闻名程度。
我十三岁时就开始到甜水井打水了。一开始只能挑半桶水,后来能挑满桶,中途稍微歇一歇。每天的黎明时分,打水的人们排成了队,多年的习惯,都是按先后顺序,绝无人争抢。即使十年动乱,也没能改变这个习惯。直到傍晚天黑下来了,这才很少再有人来挑水。
说起打水,自觉有趣。人们都习惯用担杖从井里提水,很少有人用绳子。用担杖钩住水桶,在水面顺势一摆,就打满了一桶水,三下两下便提了上来。摆水是有技术的,如果开始摆不满,再摆二次就难了。尤其一不小心水桶落到井底就麻烦了。我自觉摆水技术不错,但也偶然有水桶落井的时候。捞桶需要捞钩,顺利时,很快就捞了上来,倘若不顺利,就别提多烦心了。有时捞不到自己的,捞上来别人家的,就物归原主。别人再来帮你捞,乡里乡亲关系都很融洽。
甜水井名副其实,水质甘甜。到了盛夏的中午,很多人在井边乘凉,于是有人到近处借一只水桶,打上一桶水来,人们轮流着喝井水。说起来真神奇,多少人都喝井水,但从来没听说谁因为喝了井水而闹肚子的事。
这些年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养育了不知多少代人的甜水井也就光荣“退休"了。长年无人再来打水,它竟然枯竭了。我无法忘记这口老井,站在井边,默默无语。一种难以言状的心情悄然而生。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