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的故事

        在教育工作者眼里,家访是一件极为平凡的事。可在我的记忆里,家访又是一件多么不平凡的事,尤其是当它发生在大陂村(凤院村大陂队)这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年秋天,班主任都会抽空到学生家中进行一次家访。这种登门拜访座谈式的教师家访,真可谓大陂村教育事业的年度盛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候,大部分的村民都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日为生计劳碌,在田间蹉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他们把望子成龙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学校老师们身上。所以,无论农活多忙,他们时刻准备着,对班主任的到来翘首以盼。对他们来说,家访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了。

        可是大部分的老师对于到大陂村来家访这事,并不十分欣喜。因为那时候,她们大多数还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呢。大陂村是一个偏远的小村落,距离小学超过3.5公里。老师们到这儿来家访确实不容易。进村的唯一通道全是狭窄的泥路(不足四米宽),这来回一趟就得骑个七公里以上。沿途既没有士多店,也没有修车铺,要是自行车在路上出现故障,那可真是悲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放学铃声一响,师生们三三两两地出了校门并行而骑,缓缓向大陂村出发。十几二十分钟的车程,不长不短,恰为大家交流谈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老师可以尽情提问,对家访做最后的“情报”搜集。孩子们有问必答,一路上汇报家庭成员情况、父母的务农情况(包括家里荔枝龙眼的收成几何),还比较了兄弟姐妹的学习情况等,偶尔还跟老师们聊聊大陂村迷人的田园风光。

        不过,大陂村的孩子未必都有心情欣赏这路上的风光。成绩好的,当然不介意老师到家里坐坐,跟父母见个面,在父母前夸奖一下自己,所以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带路,让老师顺利抵达家里。成绩差的,心里备受煎熬,生怕老师来家里投诉,在父母面前数落自己,所以他们会冲出校门骑得飞快,假装没看见后面的老师,好让老师找不到自己的家门。然而,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大陂村太小,找学生的家门实在太容易了。

        家长们有的刚从田里归来,有的特意搁下农活候着。因为那时手机还没普及,家里报装固话也不多,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们只能在家里等着。有时候,去下地干农活忘了时间,孩子们就会让老师在屋里喝茶,自己骑车或跑步到田里去找父母,或者爬到楼顶上去喊:“爸,妈,快回来,老师来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见到老师,家长们马上热烈欢迎,斟茶倒水,毕恭毕敬。双方一边喝茶,一边低声探讨孩子的课堂表现,又翻看成绩手册,点评期中考试,现场气氛既严肃认真又轻松愉快。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只能闪到一边去,等待着父母的夸奖或责骂。我通常会得到好评,然而我哥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有一回,家访前夕,哥哥居然慌了,紧张到失眠了。调皮捣蛋又喜欢耍酷的他,居然在夜里写出了“一路之过踏陷深,师诉父知灾即临。夜忧日思寻计之,日孤月独伴我愁。”这样的粤韵打油诗,让人啼笑皆非。我忘了那一次他到底犯了什么事了,不过好像他的班主任来了也没出什么乱子。因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是口下留情,导人向善的。家访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教育孩子、督促孩子,而不是上门告状、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

        印象中,家访到了最后都是宾主尽欢,家长热情欢送,老师高兴出门,临别时还要互相致谢,客气一番。这时孩子的母亲,就会把自家的大陂村土特产拿来赠送给老师,有番薯,玉米,甘蔗,还有白菜干,荔枝干、萝卜干等等,甚至还有刚摘回来的新鲜蔬菜。老师们婉拒几次,也会选择性地带走一些,领了这份真诚的心意。夕阳西下,天色已晚,“叮铃”一声,老师们微笑着骑上车,冲学生笑了笑,还不忘说一句:“加油哦!不要让你爸妈失望哦!他们这么辛苦种菜卖菜,来供你读书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就是记忆中大陂村的家访故事。小学以后,再也没有老师到过我家里来家访。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去学校参加家长会,听一下讲座,跟老师聊几句,仅此而已。

        如今,大陂村道早已铺设了水泥路(虽然不甚宽敞)。凤院小学的老师再来登门家访,早已是清一色的机械化部队,不是骑摩托车、电动车就是开小轿车(逐渐以轿车为主)。就连孩子们,也几乎不再骑自行车上学了(家长开车接送为主)。孩子们领着老师回家,也不用到处找爸妈了,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完事了。遗憾的是,现在的家长,再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农家特产送给老师了,或许偶尔还能在屋前挖出几条番薯,或者摘出两斤菜心罢了(甘蔗、菜干、萝卜干之类已然绝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据说能坚持家访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时代不同了,效率更高了,老师和家长不仅可以随时互拨手机,还有QQ群、微信群。双方见面时,不是在家长会现场,就是精美礼品授受的时候了。我听说,城里的家长可比农村的家长大方多了。就连我那些正在当教师的同学也在嘀咕着:“这年头,老师不易做啊,有时候收了点厚礼,内心挺煎熬的。压力山大,挺不好意思的。”

        可我知道,到大陂村来家访的老师,不用“不好意思的”,因为大陂村的妇人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好客,尊敬教师。这么大老远来一趟,拿点特产也是应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