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霍州市文联为使《霍山》季刊更上一层楼,组织“《霍山》作家采风团”到七里峪风景区实地观光拍摄,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2年10月14日,早晨9时许,20人采风团迎着轻雾笼罩的阳光奔驰在霍沁旅游路上,几十分钟就到了新建的七里峪景区石门前,上面“霍然太岳”四个大字遒劲有力。我们在此小憩集中,下得车来,顿感清凉,真可谓“十里不同天”。
进山门,行桃花潭,翻白家岭,至七里峪村,行程15公里,山回路转,一路爬升。路旁沟底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黑龙峡谷悬崖峭壁,俯视眩晕。山坡树木依石傍生,层林尽染。
由七里峪村向北,仰望飞云瀑,俯瞰百花湖,停靠三眼窑,到达采风第一景。此点是红色教育基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十三烈士墓所在地。大家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抬着黄白相间、绿叶相扶的花圈,轻脚缓步有序地行走在浅红色的石阶上。
烈士碑亭前,大家肃穆而立,献花圈,三鞠躬,听讲解,宣誓言,留合影,巡视烈士陵园,细嚼碑文。其碑文记录了烈士的英名、事迹和对后人的昭示,尤以《山魂》开头文字为之震撼,“不朽的大山,不朽的英魂!不朽的英魂与大山永远相守着。相守是一种姿态,一腔热情,万千气概。”“一座深山的醉人季节里,一个碎人心肺的悲壮故事,唱响了一曲千古不朽的英雄与豪迈。”
离三眼窑,沿高山草甸休闲自驾车游线右环绕,爬山坡过白桦林,眼前豁然开朗,美丽的天然牧场展现在眼前。
站在东曼草甸的制高点,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环顾四周远处景色各异:西部白桦林错落有致,西北部有带状绿色长城格外引人注目。北部、东部沟底开阔,东北部有远山阻挡。东南部到西南部有近山遮眼。脚下南坡是芳草萋萋,似绒似毡,躺在其上,如卧软床,其乐无穷。俯视沟底,牧场金黄,可惜已是深秋,看不到葱葱郁郁的草色。沿草坡而下脚底有点滑,行走要多加小心,若阵风吹来,最好下蹲避之。面对眼前美景,年轻的小伙子难免呐喊几声,虽没回音袅袅,却也惬意得很。舒适的草坡上,有的尽情嬉戏欢呼,姿态万千,有的拍物摄景,记录下这山间草甸的草草木木。时已正当午时,大家乘休息时间,共进野餐。
打道回府至崖沟霍山入口处,即将进入森林浴健身旅游线路。
沿霍山步道进入崖沟石阶上行不久,见小路左侧有一树木盘根错节,分枝数十根,奇形怪状,吸人眼球,人们异口同声啧啧称奇,不约而同齐聚树下,有的似猴攀爬树上,有的抓着树枝玩着“单杠”,有的谈笑风生,此时,手拿照相机的同行都“咔咔”按动快门,记录下这精彩一刻。据知情者告知,此树是一棵枫树,生长已有百年,远看形如莲花,故名为“莲花五角枫”。
顺小路继续前行,树木参天,落叶满地,已是厚厚一层,此时深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境。
不知不觉中就仰望到右前侧陡如斧削的修仙崖,据说,古时曾有僧人在此修行,终成正果。此崖俗称“土匪窝”,其因可能是从前有绿林好汉在此起兵安营扎寨。近处观之,半空崖壁上有一栈道,高低不平盘绕在悬崖峭壁上,凌空欲飞,真是鬼斧神工,使人顿感心颤。为保障安全,领队要求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登上栈道,奇景目不暇接。望对面山坡,树木茂密,似千军万马,山风袭来,波涛汹涌。看眼前栈道宽窄不一,行至最宽处,大约有四五米,就是“土匪窝”所在地,头顶石层如齿,山崖穹凹,遮风挡雨,依崖壁有土坯房一间,前行几步还有泉水滴答,在此,瞻前顾后,真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难怪僧人在此修行,好汉在此兴兵。不过,上得栈道才免却了令人生畏的担忧,来此一遭不走栈道,将会留下遗憾!
下栈道,顺羊肠小道向金沟墁天然落叶松保护区方向进发。过天门谷,进白桦林,至金沟墁,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前呼后拥,前面年轻的小伙子还打开手机唱着轻松愉快的歌曲,声音在寂静的山谷回旋,此时聆听别有一番风味。
眼前落叶松树林一望无际,树高挺拔,大有刺破青天的气势,置身其中,阳光斑驳陆离,若孤身一人定胆战心惊。攀爬上山,石阶陡峭,时间稍长,体大肥胖者或体力不支者,双腿如铅灌注举步艰难,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此时最能考验人的意志是否坚定。脚下针形松叶金黄一片,走上去如地毯一般,但感觉有些滑,头上树叶徐徐不断地轻轻飘落在发梢上,如在冬天享受雪花飞舞抚摸的感受,真是爽极了!
上得山顶,山风拂面,顿觉寒战。看旅游标记已是2395米,为霍山次高点。望远处山峰迭起、连绵逶迤,尽在脚下。此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才会体会得淋漓尽致。大家在此欢呼雀跃,庆贺登山成功,领略无限风光,纷纷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在悬崖绝壁上有一棵松树凌空傲立,人们叫它迎客松,我就纳闷:光秃秃的石缝中怎么就能长出那招人喜爱的松树呢?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在这次下山过程中我深有领悟。下山时,遇到难行之处,大家手拉手,互相照应着,生怕出现半点意外,此时此刻怎能不叫人感慨万千呢!
森林浴健身游,行程四个多小时,此时太阳已西斜。大家抓紧时间纷纷上车,向红岩石松景点进发。
百闻不如一见,到达景点观之,有几棵红岩松生长于巨石之上,扎根于石缝之中,其中最大的那棵树高4米,堪称千年不老松,是棵奇树,难怪其上拴着许多红布条,人们祈福求安。关于它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却很难解开其生长之谜。正如郝华林的散文《红岩松》所赞美的那样,“石因树而丽,树因石而壮。石夹根,岩石爬根而牢靠。根穿石,寄宿石缝,弯根绕石在觅养。树干扭曲,生长得悲壮。枝干不粗,成长得艰苦。肤黑红,皮粗糙,可见其苍老。树石你撕我咬,燃情亲吻纠缠一生一世。这么艰难的生长,可见其求生的欲望。松根千年穿石功,不畏石盘铁般硬。如此历久的磨炼,是一种挤冲和搏击的力量”。
今日一游,领略了七里峪的深秋美景,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春天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没有看到夏日的草木葳蕤、青葱翠绿,更没看到冬日的纷纷雪花、原驰蜡象。
七里峪的美景数不胜数,今日采风只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但我知足、我快乐!我体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见识了大自然的天造地设,也体会到了功败垂成的奥秘,更领悟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