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论语第9天,论语共读,一天不落。
读论语 诵经典 品人生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翻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解读】
在本章中,孔子讲到了孝敬父母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劝说父母?
事父母几谏,是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做的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劝止。应当多体谅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遇上父母的失误或过失时,如果直言规劝,与父母大吵大闹或对其不理不睬,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在解决问题时,也不是仅靠耐心或解释就能解决的,有些时候,需要委婉表达的沟通技巧,父母作为我们的长辈,有一定的学识和经验,因此,在对父母进行劝说时,一定得注意好自己的礼仪态度,不能把话说得太直太露,咄咄逼人。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告诉我们如果父母坚持不听从,那怎么办呢?就是你还得按照父母的方法去做,他就算做错了事你也要尽量的这个配合他。
为什么会劳而不怨呢?就你发现做了提醒,结果他坚持要去做,出了问题遇到了麻烦,你需要帮他们解决麻烦,这时候你一定会产生操劳。孔子说劳而不怨,就是这时候他给你带来了一些操劳,他自己也会有一些自责,你就不要再抱怨他了,你的抱怨只会让父母雪上加霜,如果再气病了,后果更糟糕。
【启发】
在孔子看来,做子女的侍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做子女的对于父母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服从,父母也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此时需要我们就得婉转地提出来。若是他们能够知错改错,自是再好不过。可是,他们若是一时难以接受,坚持己见,也不能强迫他们去改变自己的观点。
要做到劳而不怨,真的太不容易了。无论我们想出什么样的方法,我们都要以尊重父母,不能伤父母的心为前提。
在与其他他人的相处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要让一切的规劝与提醒都出自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