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好害怕!”一天晚上睡觉前,妮子对我说。
“怎么了,为什么害怕啊?”我问。
“……”她没说话。
“没事,如果你不想说,就可以不说,你想说的话,就可以和妈妈说。”我一边给她铺床,一边告诉她。
“妈妈,我看到个可怕的事。”妮子一边躺下来,一边开始放松下来。
“什么事啊?是做的梦吗?”我以为是她的一个梦。
“不是,就是在我心里看到的。”然后她给我讲了一个在她心里出现的可怕画面。
“我看到妈妈和我在一起,然后上面有一个白色的很大的圆盘,我就把妈妈拉开,然后我自己站在那个圆盘下面,然后我就消失了。”
……
妮子说的显然是她的一个想像的画面,我突然之间被她的这个想像卡住了,她在这个画面里感受到的害怕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下意识地转身走出妮子的房间送了一个东西,再转身回到她身边坐下时,突然想到了最近正在看的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也就突然明白她感受到的是什么了。
我一只手轻轻地给妮子按摩着后背,一只手抚摸着她的脸,告诉她:
“宝贝,你知道吗?你只是个小孩子,你不需要为妈妈做应该大人做的事,妈妈的事妈妈要自己负责的,你不需要帮妈妈承担!”
眼泪马上从妮子的眼角流下来,我帮她把眼泪擦去,又告诉她:“你就安心的做个小孩子就好了,知道了吗?宝贝”。
“嗯!”妮子眼里还含着泪。
这一夜,我难以入眠,脑子里一直出现着同一句话,“如果我不坚强,就会让我的孩子变得坚强!”
我们经常会看到,生活中许多不幸的家庭,孩子很早就承担起不应该他们那个年龄承担的东西,变得特别早熟、体贴,又格外地坚强而倔强,这些孩子们不仅在外表上是早熟的,在心理上更是在努力地安慰甚至保护着他们身边的成人。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往往这些孩子们的父母都是性格退缩逃避的,于是大人无力承担的东西,孩子们就会因为爱,义无反顾地帮助成人承担起来。
海灵格在他的灵性家庭系统排列中,一直强调“爱的序位”,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永远都是小的,是要被照顾的一方,父母永远是大的,是要照顾人的一方,如果父母不能够承担起他的角色,孩子就会帮助父母承担,而这样只会扰乱整个家庭系统的完整性,每个人都会承受因失序而带来的痛苦。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忧郁,经常会因各种大小事情绪崩溃,动不动就哭一场是经常有的事,这个时候的我完全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甚至会将情绪发泄给妮子,而妮子就无形中承担了我应该自己承担的这些负面情绪。
生活中我也发现有一个类似的场景,我是一个不太擅长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这点在坐公交车上也会表现出来,如果不是空座位很多的情况下,我通常都是站着的,所以每次带着妮子坐公交车,她都会帮我占座,虽然明显地看得出来她是很忐忑的,但是为了让我可以坐着,她依然硬着头皮把小手放在旁边的座位上,向别人显示那是她妈妈的领地。我做不到的,她会帮我去做,但是这明显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我们都是普通人,遇到问题想逃避,遇到困境会退缩,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一旦为人父母,我们也就自然肩负了父母的责任,要承担父母应该担当的东西,是我们必须学会的。若不然,担负这些的就会是我们的孩子。
当然,生活中我们无需事事都如此对号入座,担心自己是不是又没有做到而让孩子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面对问题时的勇气,为了这份对孩子的爱而表现出来的勇气,我想是最珍贵的,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海灵格的一个排列案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儿子为了帮助不敢面对残酷命运的父亲,为父亲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压力和恐惧,结果导致儿子出现了自杀倾向,而当在排列中一直退缩的父亲意识到这一切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时,紧紧地抱着儿子,在极度恐惧中颤抖地看向自己的命运,这份因为爱而带来的改变,我觉得是最让人感动的。
为人父母,是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最好的成长,但是因为有爱,所以我们能够在恐惧中依然选择前行!
紫钰,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天说地,专注亲子教育、关系沟通、个人成长。公众号:单亲妈妈与娃的365天。一起努力幸福、美丽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