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的发展其实实现了人们的空间的转移,物质文化交流,从走路的距离,到坐上小巴车,到县城,再到坐上火车去大的城市,再到高铁,飞机,去到更远的地方。
本质上,人们的活动半径的加大,在经济技术的加持下,来往更频繁,这是中国拉动经济的一个亮点。
也由于这样,迁移带来的阵痛,自然是小地方,小城市的产业转移和萎缩,很多地方已经只能作为旅游地,回家地,当老一辈逝去,那这些可能被定义为养老,栖息,的地方。
因为资源能源的集中,只有大城市,还是有着不会陨落的经济,小地方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差。
那么下沉是否就是一个假象了,因为占地方本质是大城市经济的反哺,但一个进城务工的失业了,他回家了,他也不会给家里带来多少消费,因为没有了他们的流转。
再者,目前已经出现极端灾害天气以及失业人群,大家现在多少还有些储蓄,还能折腾,例如外卖,快递,滴滴,摆摊,互联网。
如果这几个都宣告没有钱赚,那失业的恐慌会迅速传递给每一个人,这时候基础的生存资料,水电煤气房租房贷,粮食价格,都会出现敏感期,因为危机到生存。
如何存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但是供求关系不明朗,原来可能什么行业火,周边家人都能说出个一二,现在则是说不清楚了。
感觉行行都不行,除了基础的生活资料提供的,那不存在失业,但地铁公交都能停运,所有就说不准了。
过去的习惯不会一下子就改变,人群的迁移也不会一个月形成,大家现在也逃无可逃。市场情况不明朗,更多的决策就是不做。
首先还是了解供求关系,人员和他们的迁移情况,只要有人,他如果不是宅在家,他就必然有动线,就会产生需求。
第二,找到低供给,但必然有消费的行业和产业,一切是运动的,摊子从少到多,从多到少,一直在变化,有懵懂的人闯进来,也有行内的人在倒买倒卖。
第三,信息的稀缺性,信息和认知,格外重要,要什么信息,要提高什么认知,在潮水褪去时真相更真实。
真实的真相是什么,杠杆不是谁都能加,能力和经济的负荷变得回归本真。跨越区域,大转移的产业,一定是有极强的预期和需求。
但是如果收缩了,那么扎根本土的产业品牌应该快速通过地方势能站住脚跟。
政策进一步放开,国家倾向更多就业的行业,稳就业,企业要去找政策支持。
其次国家要去杠杆,把大企业的风险稳住,阿里巴巴。百度,这种企业的贪污,个人对品牌的破坏,这类会插手管理。
扶持个体存活,虽然这部分人从来不是就业人群,可能会释放一些国家的铺子或者场地出来,支持低成本创业,做一些低成本的价值转移。
小生意,只需要养活2个人,是扶持大家还是小家,抓城市还是农村,是保护富人还是穷人,同在危机下,就看诺亚方舟的开放政策了。
那个个体从来也不是去等待救世主,总是要自己找活路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脚下的路一定是有被大家忽视的存在,无论是零工经济,还是创新区,还是其他什么,总归,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