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强调,好习惯是在欣赏、鼓励和肯定中养成的。与此同时,家庭教育还强调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引导作用。
试想如果二者并用,效果会如何?
之所以谈此话题,是有感于儿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儿子10岁前,父亲母亲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父亲是个老医生,爱整洁的优良传统在整个家族是出了名的。床单铺得平平整整没有一点褶皱才算合格,全家人的鞋子必须在进门处从大到小摆成一条线,茶几上的水果篓从颜色、形状上必须对称,叠的衬衣就像刚从包装盒里打开的新衣,晾晒的毛巾一定是角对角五五对折。。。。。。父亲个人的整洁卫生更不必说,出于职业习惯,父亲一辈子只穿白衬衫、黑皮鞋,哪怕衣物的档次不高,但随时都是干净如新,皮鞋擦得锃亮。
记忆中,父亲从来不要求年幼的孙子如何做,也不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只是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做着。
父亲的衣柜
记忆中,父亲经常会笑眯眯地拉着儿子到阳台上参观他的小花园,看那些像士兵排队一般整齐摆放的花盆;会坐在沙发上抽烟的时候,喊儿子观看茶几上分类摆放的水果;会叫儿子参观进门地毯上排队的鞋子。。。。。。每每此时,儿子也总是笑眯眯地按照父亲的指令看看这儿、瞄瞄那儿。
记忆中,一旦儿子的书桌收拾得整齐,父亲会极为夸张地表扬一番,一旦看到儿子早上起来叠被子了,会高兴地大声叫奶奶来欣赏。。。。。。这时的欣赏,完全同以上所述反过来了,是父亲对儿子整理能力的欣赏。
而父亲从来不会批评儿子乱丢东西,也从来不指责儿子不叠被子。遇到儿子不想干了,父亲会默默上前帮儿子整理好。在这之外,父亲还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时机带着儿子再去欣赏那些原本凌乱而后来被收拾好的样子!
似乎就是这般,没有过多的理论教育,没有太多的标准和要求。然而,儿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还真是不错!三四岁能自己简单收拾行李,十岁独自乘飞机到北京参加训练营的行李全部由自己打点,书包中的书本和文具摆放有序,书柜里面留存哪些书、定期更新哪些书均有自己的规划,成套系的书籍一定是按出版顺序依次摆放,头发长了会自己去找理发师修理,出门前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
儿子准备的第二天的衣物
儿子的房间
儿子的书柜
这方面的行为和习惯,都是那么熟悉!
父亲自身的行为,给到了儿子最好的榜样;父亲对儿子持续的欣赏,给到了儿子巨大的力量;父亲对儿子无限的宽容,给到了儿子最大的接纳。
父亲的影响,已内化成为儿子的一种优秀生活习惯,伴随他进步成长,让儿子受益终生。
儿子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