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论在高中成绩,还是大学的综合排名中成绩都相对靠前的我,我想是有资格讨论这个话题的。
前段时间,和一个工作多年的朋友交流,谈到了学习成绩。他对于一学期五六门科目(甚至更多的科目)平均分80分左右的成绩挺吃惊,我感到挺意外,因为在我看来,平均分90分左右对我来说是极限,是一种仰望。或许我对90分的吃惊与朋友的吃惊是一样的。
之后考虑了许久,第一次自认为80分还是差不多的,想到这里,就有些骄傲了,那为什么可以得到这样的成绩呢,就有了下文。
一直有一个观点,大学是多元的平台,所以各方面都有出彩的机会,成绩只是展示自己的一方面。因而这样的成绩与兴趣是必不可分的。在大学里,会看到各方面优秀并且表现突出的人,我想,想要做到优异的结果,兴趣是首要的。
兴趣可以驱使一个人前行。但想要得到高出平均分的成绩,兴趣并不是必要的,在同学周围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人,并没有兴趣,成绩依旧高于平均分。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花费在专业课的时间,可以说花费的时间与成绩成正比的。最近很流行一个词“一万小时定律”,有人做研究得出:花费在一门学科上达到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门学科的专家。也可以当下看到好多APP上也在累计我们的登录时间,以一万小时为标准。人各有异,对于这个理论,并没有多大的赞同,但是,时间与成绩、效益是有相关性的,而且是正相关的。
大学里,只要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足够,成绩必然是高于多数人的。
那,同时也会观察到与有些人花费的时间差不多,而自己的成绩相对来说好一些。接下来,谈谈自己独有的方法。
同学:“这周就要考试了,干嘛去?” 自己:“去做个实验。” 同学:“哇,快考试了,还有些功夫” 自己:“去……去帮个忙。”
这样的场景,从大一考试时就时常发生,周围多数人都在复习,自己在干其他的事。
考前不用复习?当然不是,相应的回顾是必要的。
与花费相同同学相比,我的方法在于—“追根溯源,寻求事物的本质”。当然,这是理念,追寻事物的本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批判性思维,苏格拉底式探寻。
举个例子: 昨天同学在网上买了一个手机,收到货发现手机的耳机与充电线是一个孔,很不习惯,想要退货,但是查了另外一个手机,竟然也是这样的设计。我想,不对吧,两大品牌知名都是这样的设计,会不会是一种趋势。那如果是一种趋势,换就没必要了。 所以,我在手机上查了为什么这样的设计,初步得到的结果是因为iphone的原创,然后其他手机厂商跟风,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为什么iphone设计成不方面用户使用?网上得到的结果是: 耳机孔的存在使全屏实现不了,为了更好的体验,美学设计,所以iphone去掉了耳机孔。
这样的结果,对于当前认知的我,已经算是满意了。所以,得出结论: 去耳机孔势必是未来的趋势,换手机也就没必要了。改变不了手机的发展,只有改变自己的习惯。
把这套思维方法应用到学习中去,思考事物的本质。
成绩,仅仅是一个侧面的反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