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每看到网上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时,除了讨伐老师和家长外,更多一句话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我们用简单的“脆弱”两个字遮掩了孩子内心的绝望和伤痛,又在事后感叹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内心不够坚强。
却没有想过,抗挫折的能力、内心的坚强并不是天生自带的,那么孩子又该从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这些能力呢?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先行者林紫在《生命教育7堂课》中,将为我们阐述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一、死亡是个中性词
提到死亡,你会想到什么?
灰暗?恐惧?还是悲伤?
但事实上,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死亡是个中性词,没有那些附加的负面情绪。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大概是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在回家途中看见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哭着吵着要买,15元的价格在30年前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妈妈没有理我,直接把我拖回家,我站在院子里没完没了地哭。
忍无可忍的妈妈拿了一把牛角刀,用刀背夹在了我的脖子上,威胁我,再哭就宰了我。
而年幼的我对死亡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打着哭嗝哀求,你把变形金刚买给我拿着再宰。
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和死亡短兵相接,没有任何负面的情绪,只有对玩具的渴望。
二、“活得好”的前提是先有兴趣地“活下去”
疫情三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感情压力,重重压力下,我们只能自我安慰:“活着就好”,明天太阳照样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活着就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只有“活着”,才谈得上活得好与不好。
而现在的很多父母往往越过了“活着”的前提,一味地把孩子推向自己认为“活得好”的方向。
当孩子在这条路上痛苦窒息、绝望无助的时候,家长仍然没有察觉,眼中看到还是道路尽头的“活得好”。
当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觉得生无可恋,对整个世界都失去兴趣,这是一件怎样可怕的事?而家长常常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只看着远方的终点,而忽略了当下。
为孩子好的第一步,先让孩子有“活下去”的兴趣。
每当我们看到新闻上各种青少年抑郁自杀、年轻人虐待流浪猫狗的新闻时,常常会感叹他们对于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却没有想过我们平时的教育有没有去教会他们敬畏生命。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生命教育的缺失,而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父母才是孩子生命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常说,家是避风港,可事实上不是每一个家都能成为避风港。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从这本《生命教育7堂课》中意识到,家是孩子避风港的前提是家能传递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更能为孩子建立安全感,这是孩子能过好一生的信心和勇气所在。
而只有当孩子有直面生死的勇气,他才能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