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订阅《每天一本小人书》,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今天是4月28日,我们要讲的小人书故事是《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民族英雄。
华盛顿的祖辈是英国人。1657年,他的曾祖父远渡大西洋,来到北美洲英国殖民地弗吉尼亚。后来,华盛顿家族在拉帕哈诺克河和波托马克河之间的威斯特摩兰购地定居。
1732年2月22日,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布里奇斯溪庄园的一间木屋里诞生。华盛顿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他在一位名叫霍比的老师指导下,学习识字和数学,与同学在森林中做军事游戏,在拉帕哈诺克河里划船、钓鱼和游泳。
华盛顿亲弟兄4人,但他最敬重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华盛顿。华盛顿最喜欢听这位富有军人气质的兄长讲述战斗故事。
劳伦斯的岳父是英国贵族费尔法克斯勋爵的亲戚,勋爵来到弗吉尼亚以后,华盛顿常去作客,还陪同勋爵去野外狩猎。勋爵看中了华盛顿,让他当了一名土地测量员。
3年的野外测量工作,华盛顿经济上有了不少收入,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和追求,使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当一名军人,是华盛顿的宿愿。华盛顿向弗吉尼亚总督申请军职。批准后,他担任了弗吉尼亚民团南区少校副官。
这时,英、法两国正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剑拔弩张,角逐不息。双方都把这片富饶的土地看成是自己的领土,寸土必争。
1753年秋、华盛顿从报纸上知道法军已南下俄亥俄谷地,并建立了据点、非常气愤。奉英国总督之命,华盛顿火速率兵北上
战斗中,有四颗子弹穿过他的上衣,两匹战马被打死,但他英勇杀敌,毫无惧色。
1758年11月,华盛顿认为边境已安全,决意退职回家。
1759年同玛莎·丹德里奇结为夫妻。按照弗吉尼亚的风俗、习惯,婚礼办得既隆重,又豪华。婚后,华盛顿得到了玛莎一大笔财产,成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之一。
华盛顿结束了驰骋战场的戎马生涯,开始陶醉在宁静的庄园之中。与他所经历的扰攘世界相比,庄园生活使他得到更多的乐趣。
当时,烟草是弗吉尼亚包括其它南方殖民地农村中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华盛顿象其他种植园主一样,种植了大量烟草。收获、烤制以后海运到伦敦去卖。
伦敦的商人唯利是图,盘剥殖民地人民,就连华盛顿这样富有的种植园主也不放过。他们一面压低烟草收购价,一面强加给华盛顿大量滞销商品,华盛顿十分恼怒。
1763年,英国宣布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为英国王室的财产,禁止殖民地人民向西迁移。这不仅打击了寻找出路的自由农民,也损害了象华盛顿那样从事西部土地开发和买卖的种植园主利益。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迅速激化。
当时,华盛顿虽还没有走在反英斗争的最前列,但他一直为北美的前途担忧。他朦胧地预感到,北美人民与英国之间将会爆发一场战争。
不久,发生了一件震撼北美大陆的事件。1775年4月19日拂晓,在麻萨诸塞的莱克星屯和康科德附近,北美殖民地民兵袭击了前来查抄军火的英军,杀伤敌人200多,打响了争取民族独立革命战争的第一枪。
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周围约两万人的各路民兵整编为“大陆军”,43岁的华盛顿受命于民族危亡之际,担负了大陆军总司令的重任。
7月3日上午,华盛顿在附近的哈佛广场接管、检阅了队伍。在一棵大榆树下他骑在马背上,抽出闪光的剑,庄严地发出命令,民兵和群众欢声雷动。
1776年3月4日晚,华盛顿派约翰·托马斯将军率兵抢占了波士顿南部制高点,并筑起了碉堡。次日清晨,英军发现后大为恐慌、在偷袭高地失败后,撒离波士顿。
20日,大陆军进驻波士顿市区。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华盛顿的思想也起了很大变化。以前,他对英国王室,抱有幻想。严酷的现实和群众的爱国激情使华盛顿懂得: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会有美利坚民族的光明前途。
独立,在北美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独立,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自由钟的洪亮声音响彻费城上空。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就在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英军统帅豪将军扩充了军队,在海军支持下,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南下直逼纽约,妄图把刚宣布独立的美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当时,华盛顿的大陆军只有20000人,装备不足,更无海军,要保卫纽约,困难重重。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征集民船,趁着漫天大雾,躲过敌舰监视,悄悄地过了海峡,保存了实力。
在撤退中,华盛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袭击敌人。不久,获悉特伦顿的英军主力已撤回纽约过冬,只留下拉尔上校指挥的三团黑森雇佣兵和一支英国轻骑兵,没作任何防备。
特拉华河浊浪翻滚,河面上冰块飘浮。华盛顿率领2400名士兵乘木船,迎着刺骨的寒风向对岸驶去。华盛顿伫立船头,神色庄重严肃。
队伍次日凌晨四点在对岸集合完毕,华盛顿指挥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英军措手不及,俘敌近1000人。智袭特伦顿的胜利,粉碎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接着,华盛顿又避开了英军援军主力,突袭普林斯顿守军,大获全胜。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胜利,象黑夜中的一道闪光,给美国军民以胜利的希望和力量。
这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呼号,华盛顿带领士兵们顽强坚持着。没有足够的衣服和毛毯,只能在露天里燃起篝火取暖,没有面包,就将面粉烤熟充饥。不少士兵因疾病和饥饿死去。
1777年10月,法国站到了美国方面,战争形势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1780年7月10日,法国罗香波将军率领6000法军来到美国。华盛顿和罗香波举行会谈,一起议订反攻计划。
8月19日,华盛顿与罗香波率领美、法联军南下,行动极其神秘,英军完全蒙在鼓里。在约克顿的英军将领康华利四面受敌,已成了瓮中之鳖。
10月9日下午,美国军队挖好战壕,筑起大炮工事,华盛顿亲自点燃了大炮的引线,联军向约克顿进行炮击。17日,康华利被迫宣布投降。
10月19日,在约克顿广场上,举行了英军投降仪式。美国士兵虽然衣衫不整,却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乐曲声中,英国将领向华盛顿交出了指挥剑,8000名英国官兵垂头丧气地放下了武器。
约克顿战役是独立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它标志着美国人民已在军事上取得了最后胜利。1783年9月3日,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民主的独立国家。
独立战争胜利以后,一位曾在米弗林堡担任指挥的军官给华盛顿写了封长信。他在信中列举了当时美国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把它归咎于联邦政府。他表示,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称华盛顿为“国王”。
华盛顿复信给他,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了要他当国王的请求,华盛顿主动召集大陆军军官开会,满腔热情地回顾了官兵们在战争期间的功绩,恳切希望他们不要玷污昔日的荣誉。
1782年12月4日,在纽约的一家饭店里,华盛顿含泪与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大陆军军官们告别。会议主席致词说:“华盛顿将军的美德决不因军事生涯的结束而消逝,它仍将在遥远的未来展现其活力。”
1783年圣诞节前夜,华盛顿回到芒特弗农和家人团聚。自此以后,他自称是波托马克河畔的一个普通公民。
华盛顿与外界的接触从未间断,芒特弗农经常宾客盈门。广泛的社交,使华盛顿了解到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情况,不因隐居乡间而闭目塞听。
华盛顿早就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政府,改变联邦政府软弱无能的状况。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股鼓吹君主制的思潮。华盛顿认为,言论可能会变成行动,制定一部体现资产阶级共和原则的宪法,是不可缺少的。
1787年5月25日一9月17日,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以弗吉尼亚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经过长达4个月的讨论,终于达成了妥协,提出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
1788年6月,宪法开始生效。这部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宪法在封建君主制盛行的18世纪,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1789年1月,美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结果,华盛顿获选。4月30日,举行总统就职仪式。在纽约联邦大厦的阳台上,大法官罗伯特·利文斯顿主持仪式,华盛顿面对成千上万的民众宜誓就任总统。
华盛顿在两届总统任期内,组织了第一届中央联邦政府,任命汉密斯顿为财政部长,诺克斯为陆军部长,杰斐逝为国务卿。他还着手建立起地方法院系统,使司法部门有健全的机构,能较好地行使其职能。
华盛顿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力支持汉密斯顿采取的财政措施。由于汉密斯顿以剥削劳动人民来偿还国债,以致1794年宾夕法尼亚西部爆发了酿酒农民的起义。华盛顿派汉密斯顿带兵镇压了这次起义。
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后,执意要求引退。其原因很复杂。首先,他感到年迈体衰;其次,他所厌恶的党派斗争已在美国形成。华盛顿于1796年9月17日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辞》。
华盛顿不再连任总统,为以后的美国总统树立了一个不成文的先例,即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1947年宪法明文规定,总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使历史上的惯例正式成为宪法的规定。
1797年3月3日,华盛顿以总统的身份举行了最后次告别宴会,宴会快结束时,华盛顿以公仆的身份举杯向人家祝福。
3月15日,65岁的华盛顿再次回到他心爱的芒特弗农。他又象往常那样,骑着马从这个农场到那个农场,并以极大的兴趣修缮美化芒特弗农。
1799年12月12日,他骑马外出,途遇风雪,受寒致病,突患急性喉炎,病势凶猛。14日晚上十时许,华盛顿离开了人间,终年67岁。在遗嘱中,他表示死后要让他的所有奴隶获得自由。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和杰出的政治家,美国人民把首都命名为华盛顿。1848年,又建造华盛顿纪念塔,塔的内壁上镶嵌着美国人民及外国所送的纪念华盛顿的石碑,石刻共190块。
感谢订阅连载《每天一本小人书》,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疑问或观点,与作者和其他读者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