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窄院主要分布于山西的晋中南地区和陕西的关中地区,以窄长的庭院为主要特征。不同地区的窄院,长宽比不一。大体上晋中地区多位2:1,晋南地区接近1.5:1,关中地区常常超过2:1,有的还达到4:1。
乔家大院
形成窄院的原因有很多种,(一)遮阳避暑,这些地区夏季炎热,窄院可使内庭处于阴影区内,东西厢房和正房的日晒也可以得到适应的遮挡,较为阴凉;(二)防阻风沙,两厢靠拢,掩护正房,,相互遮挡,可以避免正厢房和庭院被风沙直接吹刮;(三)紧缩占地,晋中南和关中地区,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城镇宅院沿街布置,宅基划分在宽度上控制较紧自然形成窄门面,大进深的院落。
晋陕窄院的平面布局同样以“一正两厢”为基本型,即坐北朝南的正房和东西两厢房。可配上倒座,大门,形成单进院平面;可加上垂花门,过厅,外厢,组成纵深串联的二进院,三进院;可并联侧院,组成主院和跨院的横向组合;也可以通过内外院的穿串联和院与院的并联,构成纵横交织的大宅。
一正两厢二进院
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宅,就是窄院住宅的著名大型组群。它始建于乾隆二十年,在同治,光绪和民国年间进行两次扩建,一次增修。全宅有6个大院,北面分布3个大院,1个跨院,南面分布3个大院,3个跨院,共有房间313间,占地面积8742平方米。
乔家大院平面图
窄院以坐落在纵深轴线后部的正房为主体,多数为“一明两暗”的三开间,明间做堂屋,两暗为长辈和长子的居室。关中晋南一带,正房多为砖木混合结构的,带阁楼的一层半或两层高的楼房,陕西韩城党家村某宅即是这种正房。晋中一带的正房则有的用砖木混构,有的用砖窑混构。山西平遥范家街2号院用的是单层的,带檐廊的五孔窑正房。这种窑洞正房也有做成“窑上房”或“窑上窑”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