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光
“湖滨芦荡青纱帐,教育基地沙家浜”。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对沙家浜风景区的赞誉。是的,不论是什么季节,不论是什么人,一踏上沙家浜这片热土,总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习习春风。沙家浜儿女奋发向上、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沙家浜人富裕殷实平和安详的社会生活;沙家浜芦苇青青风光美丽的乡村风情,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曾经接待过许多友人,每次总会听到他们对沙家浜的赞美:“沙家浜又变了,变得更美了!”作为一个沙家浜人,我为有这样的赞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个沙家浜巨变的见证者,我为拥有这样美丽富饶的家园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真正当家作主人;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了,中国人民开始奔小康。就拿我们沙家浜镇来说,四十年来,发生巨大变化、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沙家浜风景区。人所共知,自古以来,沙家浜镇可是个地势低洼、交通闭塞、血吸虫病流行的苦地方。这里没有公路、没有大道、没有工厂、没有楼房,抬腿就下河,出门先动橹,是标准的水乡泽国。从南面的阳澄湖,到北面的昆承湖,万亩良田荒废,大部份只长芦苇、野草,不长稻麦。几千年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把这里折磨得奄奄一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首民谣:“十年九年荒,一片白茫茫,男人去当兵,女人去逃荒。”新中国成立以后,沙家浜镇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为了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带领全镇人民穷办苦干、兴修水利,先后建成十大圩田,使原来的万亩荒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沙家浜镇的经济迅发展步入快车道。全镇三业经济从量态的扩张转化为质态的提高,呈现出经济外向化,布局小区化,企业集团化,产品科技化,经营多元化的格局。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更新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一大批有胆有识有远见的农民企业家,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整体素质。正是在这“敢想敢干敢突破”的氛围中,沙家浜风景区应运而生。为了打响沙家浜这一旅游品牌,聪明的沙家浜人努力对自身发展条件进行了创造性改变。
一是变虚为实。他们创造性地把原有分割数块的荒地改造成沙家浜风景区,并开展一系列重大的节庆和赛事活动。从1979年开始,一些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振兴。例如每年举办春秋两季龙舟赛,而且规模越办越大,名声越办越响,效应越办越好,从而使龙舟赛成为沙家浜旅游的一个新品牌。同时,流传数千年的水乡婚俗,通过挖掘整理,古为今用,每年旅游旺季,推出水乡婚俗表演,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又为景区增添了生动活泼的娱乐项目。变虚为实,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变成看得见的旅游项目。
二是变废为宝。40年来,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景区千方百计广征慱采,从老革命、老军人、老党员、老农民家里征集了许多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遗物,还专门从部队和人武部征集报废的兵器,如旧坦克、大炮、飞机等,这些即将报废的废物,景区通过整理后重新陈列出来。景区少投资或不投资,变废为宝,成为风景区的看家宝。
三是变草为金。芦苇,这些不被人起眼的草本植物,在沙家浜人眼里成为“金芦苇”,景区制订了以种植芦苇为主的绿化方案,经过重新规划,打造成陆地迷宫和水上迷宫。如今芦苇荡延绵数千亩,形成了吸引游人流连忘返的一张名片。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室”“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发展到现在的沙家浜风景区,40年巨变,旧貌换新颜。如今,沙家浜风景区已成为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和“影视文化游”于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沙家浜风景区接待游客突破230万人次,年旅游自营收入达1.2亿元,全镇实现服务业产值22.3亿元。2018年,景区的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吸纳就业岗位超万人,从而带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沙家浜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龙舟名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荣誉。沙家浜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水乡小镇发展到扬名大江南北的旅游名镇,一片荒凉成热土,如今,己成为有口皆碑、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