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肛周疾病术后刀口是咋长上的?

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彭慧转载(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Surgeon忠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人体是一个结构复杂而有趣的有机体,大多数人缺乏对于自身机体生理功能的了解,又对疾病充满了恐惧,以至于有病乱投医,东家打听西家问,所获得的有意义的资料却少之又少,本文从肛周手术后切口愈合说起,聊聊术后刀口到底是咋长上的!咋就那么遭罪、那么长时间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但有序进行的生物学过程,了解其过程和机理有助于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决定如何处理伤口和选择最佳的伤口护理方法。

从理论上说,伤口愈合可分为3个阶段:炎症期或称渗出期;纤维组织增生期(简称增生期);瘢痕形成修复期(简称修复期)。

临床实践中又分别简称未清创期、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有些深奥是不是,那就来点简单的,每个阶段到底我们干点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炎症期/渗出期(清创期)

此期从手术瞬间开始,在生理条件下持续3~6天。这阶段没啥说的,安心待在医院吧,首先得看有没有出血吧,然后下一步就是创伤后的炎症反应阶段,炎症四个标准症状很好记忆:红、肿、热、痛,同时伴有炎性渗出。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止疼,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观察有无脓性渗出。祖国医学总结的好,两个字“去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增生期(肉芽期)

此期开始于创伤后的第1周内,持续2~3周。挺过来上一期的遭罪阶段,这个阶段痛苦就小很多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巩固战斗果实就行了。这个阶段重点就是“肉芽”,粉红色,对就是粉红色。总结就是两个字“生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修复期或称成熟期(上皮形成期)

伤口修复开始于伤后2~3周,可持续2年左右。有些患友见到这个时间吓一跳,不用担心,两年那是和你术前几乎一样的样子(排除瘢痕愈合),创伤后2周,无论伤口面积大小,切口都会持续以每天0.6~0.7mm的速度收缩变小。这就是我们医生经常说的,皮肤愈合速度是很快的,要避免表皮细胞爬入空洞或伤口窦道,所以才要求创面要从基底部逐渐长平的缘故。还是老祖宗的那两个字“长皮”。

图片发自简书App

祖国医学六个字“去腐、生肌、长皮”。各期交互进行,互有重叠。

从头看过来,大家应该会有所体会,少遭罪是可以的,但是短期愈合似乎不符合生理规律,只能说到这了,少受蛊惑为妙。

对于自行在家换药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彭慧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医师考核分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联肛肠病专业委员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经肛直肠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医学专家会员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审稿专家

【医疗特长】

主攻肛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盆底疾患、顽固性便秘、复杂性肛瘘、痔、肛裂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出诊时间】

网上预约挂号请选择“ 中西医结合肛肠门诊 ”

星期二下午2点半 专家门诊(门诊3楼10号诊室)

星期三下午2点半 专家门诊(门诊3楼15号诊室)

星期五下午2点半 专家门诊(门诊3楼15号诊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彭慧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肛肠科术后换药 首先,还...
    drpenghui阅读 6,258评论 0 4
  • 浮于湖水面,沉于溪水底; 面上风恒起,底下水长流; 仰湖观山伟,卧溪望天阔; 真问我是谁?非山亦非水。 年轻的小伙...
    文先行阅读 2,865评论 0 1
  • 01 我特别喜欢的插画师在公众号里发了一篇访谈的预告,访谈的时间、形式、各种关于访谈的Q&A依次列出,最主要的就是...
    珍妮是个好姑娘阅读 3,596评论 2 0
  • 人到中年,有没有觉得能和对方结婚是一件幸运的事? 如果没有,你想过原因吗? 一位结婚10年的女同事说:“我也不是天...
    小红豆儿阅读 4,806评论 2 6
  • 01 前不久去学习一个课程,在主题分享的时候,听到两位年龄稍大的大姐分享。 燕子姐新婚不久便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女...
    家函阅读 3,64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