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美队看了《天才少女》,惊奇发现:身披盔甲的他,为了信念而战;而换上常服的他,为了至爱而战。
一.“求你学会跟别的孩子一样”
影片在男女主角关于“是否去上学”的争执中开始了。美队主演的弗兰克希望7岁的外甥女玛丽(女主)能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上学,并让她换上了一件可爱俏皮的连衣裙做好去上学的准备,还几近祈求地告诉她上学会非常有趣,会遇到未来陪伴她一生的好朋友。
而此时,玛丽一脸怀疑和不屑地看着舅舅,因为在她看来,上学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她早就学会了那些知识,她觉得舅舅这样的安排很无趣,只希望舅舅像以前一样在家里教她学习就行。只是她最终拗不过舅舅的坚持,心不甘情不愿地上了校车,而此时目送她的舅舅只是说了一句:“you‘re gonna be great ,you know…just ,try bein’a kid.”弗兰克皱着眉头说完这句话,然后满脸无奈地转身离开。
如果没有继续看下去,这样的对白会让人觉得很气愤,一个七岁少女竟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和长辈争执“该不该去上学”的问题,并且在争执中,她对任何本应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所有欢喜都表示鄙夷;而长辈对她的期待只是希望她在学校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交朋友。这样看来:
要么就是这个孩子特立独行,学不会融入;要么就是家庭教育特立独行,教不会宽容,我不禁想。
但是看到后来我才知道,玛丽的妈妈生前是个著名的数学家,并且一直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未解的数学难题,可是她的妈妈却在她刚出生不久就自杀了,并把她委托给弗兰克舅舅抚养。在这样的家庭基因增色下,玛丽在幼年时就展现了极强的数学天赋,七岁年纪就已经开始研究高等数学了。但是,她的天赋越优,舅舅的心情同样越忧。
二.“耗尽半生只为与你逆行"
故事的转折就在玛丽外婆伊芙琳出现时发生了。
伊芙琳同样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数学家,只是年轻时因为追求爱情而放弃了对数学的精深研究,因此碌碌一生终无成就。所以,后来她把自己未完成的抱负全部放在了自己一双儿女身上,也就是玛丽的妈妈戴安和舅舅弗兰克。
戴安也没有辜负培养,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数学家,为伊芙琳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但是戴安成功的背后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努力,甚至是自我压制,她的整个青春被各种数学公式和算法写满的同时,也被孤单和压抑填满,从未有过人生喜怒哀乐,也不懂世间人情世故的戴安,最终因生命缺乏其他的支点而抑郁自杀,一代天才陨落。
后来的弗兰克呢?影片中只放映了他一副潦倒大叔的形象,整日络腮胡子,每夜酒吧独饮,有点安静,却十分忧郁。
在和伊芙琳因玛丽的抚养权对簿公堂上时才得知,原来抚养玛丽前他是波士顿大学教授,成为玛丽的抚养人后他为了成为普通人,当了一名修船工,落魄的背后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辉煌。原来弗兰克也是一个极具数学天赋的天才,在看到了戴安的一生和悲惨的结局后,他选择拨开光环来到海边做了一名修理工,带着姐姐的期盼,要把玛丽培养成一个普通人。
这就不难理解影片中伊芙琳和弗兰克母子相见却总是以互相抵抗收尾:
伊芙琳的抵抗源自因自己未实现梦想转而对他人助力实现目标的强烈攫取欲,这种欲望又因为在自己那个“不争气”女儿身上未得到实现而变得更加强烈,当得知有个极具天赋的外孙女存在后,她不惜一切手段要从儿子手里夺取抚养权,不管这是否是玛丽想要的,目的就是要把玛丽培养成一个比戴安还卓越的数学家,去解决世界未解数学难题,然后名垂千史;而弗兰克的抵抗表面上看是因戴安不幸自杀而对她悲惨结局的哀婉和对母亲的责怪,实则是复杂的,有对母亲毫无人性的教育方式的反击,还有对发生在戴安身上的悲剧会因母亲的出现而在玛丽身上重演的恐惧,更有对自己选择与母亲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的对错的迷茫。
他希望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是更怕这会是一个无法挽救的错误。
三.“原来逆行是另一种极端”
在许多个无眠且焦灼的夜里,弗兰克一次又一次推倒重来,建立必须赢得玛丽抚养权的决心,不让悲剧重演,但是又会怀疑自己未来能否教育好玛丽。
对于寻找一个既不会荒废她的天赋,又不会让她缺失童年的教育方式他始终没有答案,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母亲的极端教育方式截然相反:
那么这种“截然相反”是否又是一个极端呢?
弗兰克在自己的心里打了问好,这个问号恰恰在辩护律师的理性劝说下演变成一个折中选择:把玛丽的抚养权交给一个家境优渥的寄宿家庭,这样既可以避免玛丽成为母亲极端教育的牺牲品,又可以避免成为自己的一种未知教育的牺牲品。弗兰克思索再三同意了这样的建议,但是却伤了玛丽的心。
好在剧情反转得比较快,一只被“送走得弗雷德”让错愕,即便是折中选择,玛丽同样没有逃脱伊芙琳的“魔掌”,这个新家庭抵不住伊芙琳的糖衣炮弹,竟然背地里违背承诺,将玛丽交给了伊芙琳,弗兰克那一刻幡然醒悟,这种折中对玛丽而言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才意识到自己此前的害怕都是源于自己无视玛丽的真实想法,一味用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帮她做决定,最后换来的依旧是自己不愿看到的结局。
再次找到玛丽后,弗兰克不再放弃对玛丽的抚养权,这次他没有再选择和伊芙琳对簿公堂,而是拿出戴安生前早已经解出的世界性的数学难题。伊芙琳不信这是戴安早已经解出来了,开始质问弗兰克。弗兰克只是说了两句话:“戴安说,等她死后再发表。”
最终伊芙琳放弃了对玛丽的抚养权的争夺,玛丽和舅舅和好如初,舅舅开始参考玛丽的想法将她送到符合她智力和天赋发展的高级学府上学,而玛丽参考舅舅的想法,在学习之余去和同龄人交朋友。从此,玛丽脸上再无对这个在她眼中的“愚蠢”世界的恶意评判,而是多了参与,接纳,包容和理解,而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正是弗兰克传递的。
正如玛丽对大学老教授说的一样:“弗兰克说不能随意去纠正长辈的错误,那是不礼貌的。”
四.“我”要遵从内心的选择
提笔至此,心里有了更多的想法。影片的结局乍一看特别像“柔情暖爸战胜邪恶外婆最后夺回萝莉”的亲子团圆片,其实最终强调的理性教育与感性陪伴二者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平衡。
如果再回头想想,其实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其实抛出了一个很辛辣的问题:
如果你有一个天才小孩,你将如何教育她?是抓住天赋不放,让他从此再无乐趣,还是在基因和培养之间寻找平衡?
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
天才少年毕竟凤毛麟角,那么我们思考再泛一点:我们如何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记住,是教育好,而不是提供好的教育)。
整部影片,最让我看得过瘾和动情之处是弗兰克在面对任何关于“为什么不让玛丽接受更好的教育质量”,“你就是一个刻意抹杀天才的人”之类的问题时,他都是十分诚挚地告诉对方:
“把她培养成,她需要的不是更好的教育,她需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更好的童年。”
只有亲身经历过“冷暴力”和“强高压”教育的人才能在近不惑之年时面对所有的质疑,指责时仍然能够冷静地说出这份渴求。戴安顺从了母亲的安排,最终走上绝路,弗兰克主动隐藏天赋才有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姐姐的所有经历都早已成为了内心里挥之不去的遗憾:
“如果那个时候能够早点觉察戴安需要我在身旁陪伴,也许她不会选择自杀……”
因此,弗兰克与母亲对簿公堂,与其说是对抚养权的争夺,不如说是两种教育观的对峙。
不过它的特别之处,不是普遍视角下孰是孰非的较量,而是两种朝着相反方向,互不容忍的极端教育方式之间的对抗,在彼此的撕裂过程中,寻求着最优的平衡点。
“奇葩说”中曾经说过,辩论最终胜出的不是正方,也不是反方,而是通过把各种可能的好的坏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启发我们去思考,在是与非的较量中还有第三种可能。那是游弋在正反之间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也是一条没那么极端更适合走的路。这才是这场较量最大的意义所在。
《天下少女》的核心思想大概就是这样一场辩论。伊芙琳的观点就是要极尽一切手段抓住她的天赋,挖掘她的天赋,而弗兰克则恰恰相反,黛安的结局让他坚信,伟大的成就伴随等量级的痛苦,既然如此,那么就她做一个普通的孩子。
影片中虽然把矛盾集中在双方对抚养权的争夺和对教育的定义,并未对哪一方的论调选择支持或者赞成。
最终符合大众期待的温情结局不是任意一方大人的退让,而是天才少女自己的选择。
玛丽知道自己的天赋,同时对数学有极强的学习热情,同时她也在慢慢地反抗中开始认可甚至接纳舅舅的教育理念:承认自己第一天在学校的表现搞砸了一切;公开向被自己打的男孩道歉,同时真诚赞美那个作品被摔坏的男孩子……
独一无二的天赋与大众期待的宽容实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弗兰克也开始不断反思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母亲的高压教育方式是否是另一种极端呢?
最后我们看到,天才的成长不重要,因为禀赋的存在使得智力不再是教育过程中关切的TOP1问题;
相反,大人的成长,才是这个过程中高光
五.“感谢你允许我‘野蛮生长’”
关于“如何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现在的我无法去实践,但是我会将相关反思及思考记录下来,未来作为参考。然而,关于“教育的本质”,这个内嵌于我的职业框架的问题,让我不得不往更深的方向思考。
无数次期望在不同的教育实践中寻求一个适合于所有教育对象的最优解,而每每这样的尝试都是无果而终。因为面对教育的群体不同,个体各异,每一个个体背后又有着不同原生家庭,不同文化层次,甚至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后来:
我放弃了对“最优解”的执念,转而任何和接纳多元的个体。
教育的过程不是流水线式地生产,它是一个最具创造性的过程,成果的优劣源于你在这个过程中依赖怎样的创造元素。因此,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在千差万别中寻求最优解,而是成就个性。通过创造环境,加入创新元素,让受教者不只是向外模仿,而是向内自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几天收到的一条信息,“谢谢你一年的耐心教导,这一年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谢您的教诲。”看到这时,内心的确有无比的满足感,我想这也是任何一个同行最原始的动力吧。但是高兴之余,我试着去总结了较为符合期待的教育方式:
接纳缺点,挖掘优点,引导自省,建立自信。
在这样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让学生成长了,也让自己成长,最后培养出的不是标准化的群体,而是积极向上的个体。
教育过程中的个体碰撞,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错误,唯一摩擦在于观念和方式的失衡。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相对中拔出绝对,并以此来定义有用或者成功,制造千篇一律;而是要在绝对中反推相对,并以此来寻求多面性的成功脚本,创造万分之一。
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Fiona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