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被誉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以《雅舍小品》闻名于世,这位将箪食瓢饮都写得令人口舌生津的文学家,除了编著多种英汉辞典,更以一人之力翻译了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全集。那段苦行僧般的岁月后期,他就住在台北。今天的《台北名人故居》带您走进台北云和街11号,台湾唯一一处完整保留的梁实秋故居。
来到台北市云和街11号,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咖啡色日式建筑和庭院里巨大的面包树。梁实秋1952年开始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和第一任妻子程季淑、小女儿梁文蔷一起在这里住了7年。
走入故居,扑鼻而来的是桧木香气,墙壁上挂着的黑白老照片,都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这栋房子建于20世纪30年代,一直是台师大的教师宿舍。梁实秋搬走后,仍有其它教师居住,后因年久失修,闲置了七、八年。现任校长张国恩上任后,开始整修,并于2012年对外开放。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张国恩介绍,修建梁实秋故居的目的是让后人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平与成就,缅怀大师风采。
故居房屋面积约270平方米,分3房1厅1日式门廊,以仿旧如旧的方式整修,保留了铜制排水孔、桧木墙砖等,复制了庭院的碎白石、小植栽,尽可能再现当年风貌。梁实秋历时40年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最终在这里完成。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 张国恩 “这间书房大约只有十平方米,除了吃饭休息,梁实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他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下半部分就是在这里完成。”
梁实秋是当代知性小品散文的开山祖师,他的代表作《雅舍小品》,被公认为现代文学的典范。有学生常来此感受大师的毅力,也有毕业生在故居开放日免费为游客演奏。
台北市交响乐团 陈昱翰 我是偶尔会到这里来免费演奏,一是纪念我们的导师梁实秋先生,同时也是将自身所学回馈社会。
梁实秋故居只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对外开放三小时,通常只有有心人才会计算好日期前来故居。
台湾师范大学1967年毕业生 涂铁雄
我们都是台师大毕业了40多年的学生,在这里聚会,聊聊梁实秋,说说我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央视记者 申杨 庭院里的面包树是岁月的见证者,它不仅承载着梁实秋一家人的情感记忆,也根植在梁实秋的作品中。在梁实秋的文章里经常提及它,说它“很大很大,叶如巨灵之掌,可当一把蒲扇用⋯⋯”
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一书中,对云和街故居庭院的描述称,“我们临去时对那棵大面包树频频回顾,不胜依依。后来路经附近一带,我们也常特为绕道来此看看这棵树的雄姿是否无恙。” 梁实秋之所以念念不忘这棵树,实际是寄托着对亡妻的依恋。他在给女儿的信中曾写道:你妈妈手植的面包树,我真舍不得,我对着它发呆、心里酸酸的。”
梁实秋故居亲善大使詹其颖介绍,梁实秋的小女儿在故居开放时回到这里,看到这棵树非常激动,她回忆小时候,有朋友来时,父亲常在树旁放很多小椅子,大家在一起聊天。
夜幕降临,故居安静下来。离别之际想起梁实秋的经典语句: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梁实秋赏识的是那种“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要去接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