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这里主要指人与人一对一的闲聊,并侧重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的会话,例如在微信、QQ等应用上进行的会话。
会话的一般功能
- 传递信息
- 交流情感
会话的随意性(闲聊)
- 简略
短句、结构简单、省略等。 - 松散
随意停顿、语序灵活、一句话分成多条消息。 - 话题灵活多变
话题跳跃快。
会话过程的结构
会话过程可以分为开端、主体、结尾三部分。
开端
作用
a. A引起对方B的注意,表示邀请B参与会话的意向。
b. B表示自己已把注意力转移过来,并愿意参与会话。
方式: 召唤 --- 回应
a. 召唤的方式主要有
称呼语: 小李、何总、爷爷
打招呼: 喂、哎、你好
问候: 睡了吗、在不在
b. 回应的方式主要有
应答: 哎、嗯
反问: 什么事?、干嘛?
拒绝: 忙、一会儿说
忽略: [无回应]
主体
主体的结构分类复杂:小句、句子、消息、话轮、话步、话对、话段。
话题
简化来看,可以认为主体是由一系列A-B话对组成,A开始一个话题,B进行回应。
A开始一个话题的方式有以下四种,并且期望得到的回复如下:
-
提供/给予,如: 告诉你个好消息
- 接受: 好啊,说吧
- 谢绝: 不想听
-
命令/请求,如: 用语音吧
- 执行: [发语音]
- 拒绝: 不方便发语音
-
陈述,如: 这首歌挺好听
- 认同: 我也这么想
- 反对: 不好听
-
发问,如: 外面下雨了吗?
- 答案: 好象没有
- 弃疗: 我不知道啊
在会话过程中,回复B在回复后经常会开始一个新的话对,在话对中的角色发生转变。
在一对一的话对之中或之间,可能会插入要求确认、主动澄清、修正等语句。
在对话过程中,也会有中止话题或者转换话题的语句。
话题转换
外围话题:跟核心话题无关的话题。 [聊天环境本身、天气]
边缘性话题:围绕核心话题的话题。
核心话题:会话的主要目的。
结尾
会话是一种合作性的社会活动,通常会有一个完整的结尾。
完整的结尾包含三部分:会话结束信号、前置收尾语、收尾语。
- 会话结束信号
A: 困了,要去睡觉了。
B: 那快去睡吧。 - 前置收尾语
A: 好,下次好聊。
B: OK。 - 收尾语
A: 再见。
B: 晚安。
参考资料
- 话话交际导论 崔梅、周芸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会话结构研究的功能语言学路径 ——以汉语即时通讯语篇为例 陈晓燕 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