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原文的一个直译参考:那些(女子)都是非常美好的,但不是我所喜欢的。
给出译文参考后,其实也许你就已经想起了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看见一些‘如云’的女子,只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却从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想法不是?
为什么呢?不是说好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吗?哦,对了,‘郎才女貌’嘛,也许那些起心动念的人并没有‘郎才’,所以自然生不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可是,并不如是,至少不全对。
说‘郎才女貌’和‘门当户对’是有类似的逻辑,‘匹配度’问题,只是两个词语参考的匹配要素有别罢了。好了,我要开始胡说八道了。
都见过,用过‘收音机’吧,至少考过大学四六级的人应该不陌生吧?在使用收音机的时候,为了听到考试听力,是不是必须要将收音机调到指定的频率?一般来说,学校让你买收音机的时候大致都会说,‘买什么收音机不要紧,但你要保证你买的能够收到某某频段。’
而我想说的是,有没有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收音机’,同时又是一个波源。也即是,我们可以接收到我们调频范围内的所有波,我们也能发出我们范围内的所有波。前者是让我们和别人匹配,后者是让别人和我们匹配。
似乎有点谈玄学的感觉呢?不着急,我们回到最开始的分析。我们说看见如云的女子,由衷的赞叹她的美,是否可以理解为,那个女子发出的特定频率的波段被我们这台‘收音机’给接收到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个频段,也即是,对于一个如云的女子发出的这个频率的波段,大多数收音机都是可以接受到的,就像无论哪种收音机,只要你去考四六级,必定有一个频段你们都能收到。那么,为什么没有生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呢,类比一下吧,每个人升起此心还对应了一个接收频段,对方发出的波不在这个频段,所以生不起那个心。
那么说到的‘郎才女貌’和‘门当户对’作何理解了?如上说到的,两个词语本质上是两个频段和收音机可接收范围的匹配问题。
以上,从‘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延伸出的侧重于‘爱美’相关的理解,希望以下理解能够提供更多的理解角度。
我们应该都有看书的习惯,这些年来也看过了不少的书不是?只是,在这些年看书的经验中你有没有以下两种状态?其一是,某个年龄段,你只能看懂某些书,无论另一种书别人说有多么多么好。其二是,以前有些书自己觉得不过如是,还很好奇为什么这书也能得到某某奖,等到回过头再去看时,觉得那些书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或者那些看过的书再去看时,也会觉得有新的世界。
为什么呢?因为随着年龄的改变,我们见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情之后,我们这台收音机的内部结构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以前那些东西发出的各种各样的频段,我们开始能够接收更多了。
类似的还有几个例子——
小时候觉得动画片很好看,觉得看新闻有什么意思嘛。等到大一点了,觉得好的动画片固然好看,可是那些新闻似乎也挺好的不是?
小时候,或者以前,在某些问题上不理解,不认可甚至内心于嘲笑父母的做法,可是等到大一点了,才觉得‘那时的自己真是聪明得紧’。
相信,不仅是朱自清,也不仅仅是我,各位,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体会不是?
以上,从‘爱美’的相关认知拓展到了‘理解进阶’这个范畴。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够再次实现一个拓展。
最开始说到,我们每个人是一台收音机,也是一个波源,能够接收和发送不同频段的波,推广一下咯,不仅是人,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频段’,有时候我们指责某些东西,会不会只是我们这台收音机收不到那个频段,所以只能听到一阵阵的沙沙声?
也许我们该学会尊重每台收音机,他们会有他们能够接收到的频段,我们的妄加揣测或者评价,未必不是‘风马牛不相及’,无所谓好坏,只是真的不在一个频段而已。
如是,从‘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这句话,引申出了部分理解,以下便做一个简单总结吧——
其一,每个人都是收音机,也是波源,能够接收和发出的波段不同,我们所见的人,所经历的事,会在不同角度改造我们,我们的接收发送频段会有不同,也许能够看见新世界。所以,很多事不必着急的。
其二,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的言行思,如是也许会少很多纠结。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百日筑基第五十二天,诸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