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剖析互联网发展本质及互联网如何影响商业的书。全书就说了一个词,那就是“在线”。
啥叫在线?先举个例子,咱们都熟悉的两款产品,QQ 和微信,都是聊天工具,它俩到底有啥区别呢?为啥 QQ 使用的人少了,而微信大行其道? 我们知道,QQ 产生于 PC 时代,大家最初是使用电脑登录 QQ 的,所以在 QQ 的设置中,有“在线”和“离线”的区分。如果想聊天了,你必须先打开电脑再登录 QQ。而在微信里,则没有离线这个选项,因为我们是通过手机登录微信的,它默认用户永远在线,手机人人不离手,通过手机时刻都可以找到这个人。这正是微信用户迅速增长的一大关键。在线这件事情区分了 QQ 和微信,也区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际上,QQ 和微信分别是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这个例子说明,移动互联网是比传统互联网在线程度更深的互联网平台,能够随时在线、便捷在线才是关键。
在线时代,绕不开互联网、数据和计算。互联网的本质是在线;互联网人天天大数据不离口,然而,你知道大数据的本质不是大而是双向在线吗?云计算也不只是建个大规模机房就能解决,它的本质是计算的在线。《在线》这本书就拨开了人们认知的这些误区。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王坚。
说起王坚,马云尊称他为“博士”。王坚有多厉害呢?能文能武,能学术懂经商,他曾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系系主任,后来下海出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现在,端坐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第一把交椅,江湖人称阿里巴巴的“技术教父”。马云是这么评价王坚的:第一次在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时,我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王坚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很不一样。
那么,王坚是怎么看待互联网发展的呢?在王坚看来,在线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关键。他说,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是不是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要看它是否在线。他提出了在线三定律,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围绕着在线,互联网、数据和计算将会有着全新的发展方向,它们的碰撞将会重新定义经济,改变未来的社会与生活。在线三定律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逐条来看。
第一条定律,每一个比特都在互联网上。这里的比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物理上所说的对象。其实定义无所谓,不论定义如何,事物的最终状态一定要在线,这样才能够和其他事物连接在一起。哪怕是一棵树、一个杯子,人工给它做个二维码,这棵树、这个杯子就能够进入在线系统,能够跟万物产生联系。而互联网就是在线的基础。
第二条定律,每一个比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我们的那棵树、那个杯子通过二维码进入在线系统之后,我们可以跟踪到它的数据信息了。这棵树一周长高了多少、谁来给它浇了水、这个杯子每天被使用了几次、都谁用它喝了水……这就是数据。但是光有数据还不行,这个数据必须是流动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信息是能够被需要它们的人收集到的。
其实,这些数据在互联网产生前一直都在那里。比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做一次碰撞产生的数据,就算用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是一辈子都算不完的。这个数据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只是在在线系统普及前,它们没能到达互联网没能流动起来,所以需要它们的人不能在网上那么便捷地搜集到它们。在线系统不是说连上网络就叫在线了,你不搜索数据,不与人交流,连上网络了也没啥意义。打个比方,再好的柏油马路,你不用它运货,没有物资交换也产生不了效益。再好的互联网,处处都是堡垒,没有流通的数据,也只是一片荒原。数据是能量,让在线系统焕发了活力。
美国有个网站叫美国在线,用户需要安装特定软件才能登录,虽然美国在线什么服务都有,邮件呀、咨讯呀、论坛呀,但实际上它是封闭的网络,可以说它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局域网,等真正的互联网席卷全球,美国在线这种局域网模式就扛不住了。我们刚才说的真正的流动,必须是在整个互联网内而不是在局域网中,数据在互联网上流动要比在局域网里产生的价值多得多。
在线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数据利用的效率,而且这种提升是双向的。什么意思呢?假如数据没有在线,人们想要了解一件事情,就必须先收集跟这件事情相关的资料,然后阅读这些资料,把这些资料挑出来,再进行分析。这样的方式,会消耗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所收集的资料还会受到很多限制,譬如北方人可能很难看到南方地区的资料。而数据在线之后,则不再存在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快速地收集数据,为自己所用。
从输入数据的角度来看,通过在线,利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像鼠标、可穿戴式设备等,能够扩展了数据收集的范围和维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学校里,我们现在都使用饭卡,但是以前是用饭票的。从饭票到饭卡,有什么不一样呢?
如果学生到食堂用餐使用的是饭票,学校最多能知道学生买了多少钱的饭菜,哪个食堂最受青睐,可是如果使用饭卡的话,学校通过在线的数据记录不仅能够知道学生消费了多少,还能知道哪些学生去了哪个食堂、什么时候去的,甚至在食堂里买了什么菜。学校不仅能利用这些数据了解校内学生整体的就餐状况,还可以详细了解男生、女生不同的就餐喜好,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不同的就餐习惯,进而制定管理策略。这只是一个局部在线的例子,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在线能够保留更全面、更多元的数据。而在离线时代,除了饭票的数量,我们可能对这些数量背后的信息一无所知。
这第二条定律点出了,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大数据的本质是在线,而且是双向在线。
第三条定律,比特所代表的每个对象都是在互联网上可以被计算的。这是在线世界天然具备的属性。前面我们讲了大数据,那么怎样才能对大数据进行计算呢?建几个大型机房吗?绝非如此。王坚指出,对数据的计算只有在线才是最划算的。计算是在线的核心。
计算的在线,大家一般称之为云计算。那云计算到底是啥?咱先举个例子。80年代的深圳老商业街,每家商店门口都有柴油发电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时候的电力设施是按照计划建造的,当用上了来自香港的电冰箱、电视机,电力就无法支持了,只能自己买发电机发电。
实际上,在100多年前,即便是发达如美国,也没有公共电网。想要开个工厂赚点钱,你得先筹钱建个发电站,而且比较坑人的是,有时候建个发电站比你建个工厂还贵,万一经营不善,工厂倒闭,发电站可能就彻底报废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让每个公司都建个发电站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显然效率极低而风险极高,简直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还是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公共电网比较划算,效果好、成本低,还省心安全,不用自己学习电工知识和安全操作守则。逐渐的,公共电网就成了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配置,交流电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供电标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电力逐渐上线、在线的过程。
通过买服务器支持自己公司的计算,这个情形和80年代的深圳、100多年前的美国很像。今天要是我们专门装一个发电机给自己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供电,看起来是十分不靠谱的。实际上,对于成千上万的普通用户来说,云和电一样,早已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人们最常进行的行为是搜索,当我们键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时候,大概需要全世界数万台服务器瞬间提供支持。这个计算量远远超过你的家用计算机或笔记本所能承受的极限。
计算未来也必然像电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需求量越来越大,看不见上限,我们只需要通电的服务,而不需要自带发电机。因此,更为理智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像国家电网那样的公共服务网络,让计算在线,建立真正的云计算。
总结一下,通过在线三定律,我们知道在线的基础是互联网,数据只有在线才有意义,计算是在线的核心。说完了在线的三条定律,我们回头看开头我们讲的QQ和微信的例子,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引爆互联网的一次变革,就是因为它和这三条定律匹配度很高。第一,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便携式设备在线,第二,移动互联网是随时随地在线,绝对不能用离线的思路来管理和运用,第三,因为随时在线,所以随时随地都有数据在移动交换,移动互联网就成为了目前数据交换率最高的领域。所以移动互联网是最有活力和希望的商业环境。按照这个逻辑,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身边那些还没有在线的东西,如果它们在线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这样说,在线三定律可以成为我们判断一个新事物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标准。
谈到商业,互联网、数据和计算这三者的结合裂变确实会导致新经济的出现,也就是计算经济的出现。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属于计算经济的例子。
以谷歌引以为傲的 Pagerank 网页排名算法为例。Pagerank 的基本想法很简单,它分析超链接之间的关系:一个网页的重要性,会随着被其他网页链接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用超链接来评估网页的权重,正是谷歌搜索的优美之处,也是谷歌击败其他搜索公司的秘诀,这个算法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这正是计算经济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谷歌算法成功的关键就是网页搜索的在线。谷歌凭借这个算法奠定了它不可撼动的商业地位。
利用大数据双向在线特性的最典型案例是“今日头条”。这个新闻应用,号称能够在“5秒钟算出你的兴趣”,并且“根据兴趣智能推荐新闻”,它秉承的就是双向在线的理念。你在这头输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它在那头输出匹配的新闻信息,这就形成了不需要人工编辑的新闻引擎。今日头条本身并不生产内容,但是这个新闻应用在2年内激活了1.2亿用户、4000万月活跃用户,一跃成为传媒新贵。
当计算在线,无论你是想在网上开个商店还是想做个动画片,你都可以利用云计算服务,而不必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唱吧”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在线唱歌 App。它的公司很小,最初员工不过四五十人,但是却有4000万用户使用唱吧软件唱歌。唱吧让 KTV 在线了,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这实际上是利用了云计算的结果,否则,按它的体量,它很难支撑那么多用户同时在线。
实际的案例告诉我们,搭建云计算的公共平台,让计算在线,这是在线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企业拥抱互联网,让在线的数据通过云计算产生价值,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线的数据和计算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方法探索世界,但数据和计算的运行程度更要看互联网平台的生态。在移动互联网中,苹果、谷歌等几个企业构建了一些如 App store、Google Play 的平台。这些企业在这些平台上制定了规则。今天手机 App 的创新,很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小花,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建了花园,你种点花花草草肯定没问题,但是你的创新不能触犯花园主人的利益,否则你就得妥协或者离开。比方说,Facebook 要进入苹果的 App store,它自己的支付系统就不能使用了,只能用苹果的。这种花园是很难孕育出伟大的生命的,必须要跑到大森林中,才能做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虽然很多公司都声称要做互联网生态,但很多时候做出来的都是类似于 App store 这样的花园。
再比如万物互联网,当一切在线之后,意味着过去很多前沿技术可以再次融合,就像可穿戴计算,在人体内植入一个芯片,记录身体的一举一动。在新的框架下,你就会明白,如果这个芯片不在线,它就没有价值了。类似的很多技术,在线之后,都可以重新定义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王坚试图带领团队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而不是手机的操作系统。他尝试利用云计算推动新的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展。在这个系统中,云替代各类计算机、手机之类的终端,成为信息的交换中心。在这个系统中用户通过设立账号获得在线体验。在这个平台下,接入手机、电视、汽车乃至各种家用设备,在未来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网将会是更加深化的在线平台。
刚刚我们看了几个计算经济的例子,那么伴随着在线这个理念,互联网、计算和数据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来展望一下。
首先作者认为,互联网在未来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互联网要想成为基础设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有了规模互联网才能发挥出作用。这就好比国家的高速公路。北京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八达岭高速,但在它刚开始的时候,无论它修得多高多宽,车跑得多快,它都算不上基础设施,因为它只能解决北京到八达岭的问题,但是现在它是京藏高速的一部分,我们的高速公路建得足够多形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网,这就成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也就是这种规模效应发挥出来后能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成本降低。我们今天不会因为担心费电高而停止晚上加班工作,是因为今天国家公共电网设施完善,电费足够便宜。但是30年前,几乎中国每个家庭都会为了电灯数量以及每个灯泡的瓦数纠结不已,那时电费是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支出。
第二个好处是,互联网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会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便捷。仍然以电为例,在装修的时候,电源插座是一定会在设计中的,人们进入一间屋子之后,从来不担心房间中找不到电源。到今天,我们用手机连网比找到电源插座还容易。当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它的便利性将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基础设施,这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结果就是,当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规模足够大、成本足够低廉、足够便捷,它就会变成一个创新的平台,所有其他看上去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产业,都会逐渐变得和互联网有关系,就像今天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和高铁、公路没有联系一样。互联网+会变成一个非常自然的趋势。一个新的创新周期就会开始。
说完了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来说说数据,作者将数据看做人类积累的一笔财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通过自身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在互联网上走过,数据就会留下脚印。就像在淘宝购物会沉淀下来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商家可以设置各类参数,如性别、年龄等,来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并根据这些习惯做出商业上的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
举例来说,今天的飞机引擎制造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数据之战。波音787最新的发动机每秒钟产生5000个数据点,每次飞行会产生 0.5TB 的数据,而另一家发动机公司普拉特·惠特尼的 PW1000G 系列,每个引擎每秒最多可以产生 10GB 数据。过去管理一台发动机大约需要10个人,而有了数据,1个人就够了,因为有了数据,我们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2014年失事的马航,它当时的发动机运行数据,直接就通过互联网被传输回了制造公司,完全没有通过飞机整机制造商或是飞机拥有者,这就提高了找出关键问题的效率。
在今天,飞机发动机的数据能够为飞机的生产提供非常重要的参数。当下,可能发动机的生产核心还是材料、工艺和设计,但是几十年后,即使这些都不成问题,可能仍然生产不出合格的发动机,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这几十年来的发动机运营数据,你不能基于数据分析产品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未来,数据将会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当它蔓延至学界、商界、军界、政界时,这种资源甚至需要立法保障。
最后我们说说计算,作者认为在未来,云计算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而且会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云计算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就像电促进传统经济发展一样。美国是人类最早把电变为公共服务的国家,所以它在工业领域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
现代人对计算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取计算能力。其实今天人手一台的手机,计算能力已经很强大了。举例来说,iPhone6 的处理器拥有16亿个晶体管,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登月的阿波罗飞船有12300个晶体管为它进行导航,iPhone6 是它的13万倍,换算成计算机最后的计算性能力+更吓人,大约是1.2亿倍。换句话说,一部 iPhone6 可以为1.2亿艘阿波罗飞船进行导航。
手机计算能力够强大吧,但我们每天进行的搜索、购物,仅靠手中的手机是不够的,如果它不在线,它的计算能力也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还需要通过互联网云端为你提供计算,而云端的计算比手机的计算能力还要强百倍、千百倍。咱们维系正常生活的运转,尚且需要这么大量的计算,从事生产、创新活动,需要的计算量更大。而能否实现这些计算,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创造力的延展程度。从刚才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想要实现大规模的计算,只有通过在线计算、云计算才能实现,只有当云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的时候,才有可能低成本的实现。
假如没有云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用于计算的大型服务器、云端为少数人私有,就会造成计算能力的不公平,从整体来看,这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创新与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早日把计算变成公共服务,那么有可能推动我国迎来一次跨越性的发展。因为,当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的时候,无论大公司还是个人,无论是否买得起或买不起计算机,计算都不再会是瓶颈。人们的创造力就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而创造力是人类最稀缺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刚才咱们讲了在线时代,互联网、数据、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总结一下,以在线为核心,当互联网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从而使得各类企业的互联网+成为自然的趋势;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为产业发展带来促进;而云计算将成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刚刚我们讨论了在线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在线会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王坚认为,在线在未来会开启另一个新世界。一切在线后,意味着许多前沿技术可以再度融合。未来我们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在线网络,在家中就可以获得在博物馆或旅游胜地现场的体验。我们今天还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但当它们面市时,必然会被迅速地采用。现在回想第一台 iPhone 的产生,也不过是10年前的事情。
当然,在线社会带给人们的冲击,必然很大。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和担忧。以前我们以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谁,现在我们担忧的是,在互联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谁。隐私的泄露往往是在线社会中人们极易见到的问题。在线的维基百科在“自由、免费、开放”的大旗之下,也不免被嵌入有水分的内容,遭遇水军的围攻。当一切在线后,只要人们掌控了地面控制设备,就可以直接让飞机失控、坠毁,甚至发射导弹。这听上去有点可怕。
总结起来,在线会带来未来发展的契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带来我们难以预料的变量和冲击。但无论如何,人们必将学会驾驭以在线为核心的时代和生活方式。
一本新书,叫作《最强大脑: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
我们先来聊一聊这个书名,我想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被问到“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我们从小到大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你总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这就引申出来一个问题,我们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有差距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带来了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智力差异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人类智力水平的巅峰代表,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于1955年去世,死后他的大脑被人取出,并从此下落不明。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在接受专访时爆出一个猛料:他为了研究,早已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240片并随身携带。根据哈维给出的数据,爱因斯坦的大脑重约1230克。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值没有什么概念,一个成年男子大脑的平均重量是1400克,如果我们用重量来衡量的话,爱因斯坦的脑子是并不出众的。那么,影响智力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最强大脑》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巴西女科学家,名字特别长,叫苏珊娜·艾尔库拉诺-乌泽尔。她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又正好是搞神经科学的,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始试着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了多快好省搞研究,苏珊娜把自己家庭妇女的技能发挥到极致,重口味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她曾经用绞肉机把人脑打成过浆,用切熟食的刀子把人脑切成过碎片。在拿到5斤多沉的半个大象脑子之后,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自己9岁的女儿去五金店买了把锯子,亲自动手把大象脑子锯成25片。当然,苏珊娜这么做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而是因为她兜里没钱。
我们常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爱因斯坦的大脑在重量上不如普通人,那么在其他方面又是如何呢?会不会虽然重量轻了一些,但远多于普通人的神经元数量使爱因斯坦成为了天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掌握计算大脑神经元数量的方法。传统的计算方法每数一个大脑就需要巨额的资金,苏珊娜囊中羞涩,只能想办法曲线救国。她从家里拿来一台搅拌机,试着把老鼠的大脑和实验用的溶液一起打碎、搅匀,这样只要取一小部分溶液出来,数数里面有多少细胞核,就能推断出整个大脑有多少神经元。被搅匀的溶液比原来要稠不少,苏珊娜一看,这不跟我们每天喝的汤差不多嘛,于是一拍大腿,这种听着都瘆人的方法被命名为“脑之汤”。
有了脑之汤这种方法,苏珊娜把实验室里的老鼠、兔子、猴子都试验了一遍,但这显然不够,要研究神经元数量和大脑重量的关系,除了这些小动物的脑子,还得去找些老虎、狮子、大象的脑子回来研究。苏珊娜通过自己的同行联系到了非洲的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主要负责照顾被从盗猎者手里解救出来的野生动物。这些动物在得到救治之后,有的会被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买走,有的则会被科学家买走当作实验样本。
苏珊娜自己没钱买,只能厚着脸皮开口跟同行借。她的这位同行呢,不仅很大方地借了半个大象脑子给她,还邀请她现场参与取出脑子的过程。于是苏珊娜兴致勃勃地提着小皮箱从巴西来到非洲,亲手取出了大象的脑子,并带了半个回国。一回到巴西,就出现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幕:因为舍不得斥巨资购买切割仪器,苏珊娜用一把从五金店买来的锯子完成了切割大象脑子的重任。这里要多说一句,虽然苏珊娜的研究过程听起来有一点恐怖,但所有在研究中使用的动物都是合法获取的,不存在虐待动物的问题。
尽管作者的研究过程里少不了各种飞禽走兽,但《最强大脑》这本书主要讨论的还是咱人类社会中常见的三个问题:都说“人类是万物之灵”,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开了挂吗?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我聪明?为啥爹妈总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抓住男人的胃?
第一部分
第一个问题,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开了挂吗?
乍听起来,人类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开了挂了,就好像是被上帝之手点化了一般,拥有了神奇的力量。虽然我们跑得没猎豹快,长得没长颈鹿高、块头比不上大象、聪明程度跟大猩猩不相上下,但是我们人类发明了互联网、制造了手机,让知识能够通过听书这样一种高效的方式得到传播。从这个角度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但在本书作者苏珊娜眼里,什么上帝之手,完全是人类的意淫。人类的大脑之所以展现出异于其他物种的高级能力,不是因为我们天生神力。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一员,人类的大脑严格遵循了灵长类动物的演化规则。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统治了世界统领了其他物种,其实我们只是遵循了进化规律的普通生物。我们的大脑进化规则跟其他灵长类生物没啥区别。虽然进化规则没什么特殊,但实际上人类大脑本身还是比其他灵长类动物特殊。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跟大家分享的三个数字应该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数字是7。相对于同等体型的非灵长类动物,人类的脑子足足大了7倍。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脑袋只有拳头的一半大小,还能有高大威猛的感觉吗?自称万物之灵的时候,是不是底气不太足了?第二个数字是25。人类的大脑堪称能量消耗界的大胃王,虽然体积不大,但每天消耗的能量占人体全部耗能的25%。夸张一点说,在你每天吃的三顿饭里,至少有将近一顿是专门为你这颗智慧的脑袋吃的。不吃饭亏待的不是你的胃,而是你的大脑。这样咱们就不难理解,为啥有的小姑娘一说减肥就节食,一节食整个人就看上去晕乎乎的,饿着饿着身体能饿过劲儿,大脑挺不住呀。第三个数字是1/3。咱们总说人类的近亲是大猩猩,大猩猩的智力在动物界傲视群雄。但事实上,大猩猩脑子的体积只有人类大脑体积的1/3,在人类面前,这种脑容量只能说不值一提。
既然看起来很特殊,为什么苏珊娜在研究之后会得出人类大脑很普通的结论?这就不得不讲到一个比较拗口的概念:神经元缩放规则。什么是神经元缩放规则?简单来说,就是每种动物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规定了神经元数量和大脑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动物进化程度比较高,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能拥有数量更多的神经元。有的动物进化程度比较低,在相同体积下,神经元数量比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动物大脑的重量和体积呈正相关的关系,体积越大,重量也越大。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有的科学家把体积当作参数,有的科学家把重量当作参数,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大致相同的。
比如以老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它们就属于进化程度比较低的,大脑体积不大,拥有的神经元数量也很少。人类作为一种极其聪明的物种,拥有高达1000亿个神经元。如果我们不幸地遵循了老鼠的神经元缩放规则,为了保持1000亿个神经元,我们的大脑重量就得超过60斤,对应的体重将高达80吨。一个80吨重的人,大概只能跟鲸鱼一样在海里漂着啦。
万幸我们没有遵循啮齿类动物的神经元缩放规则,我们是灵长类呀。作为一个普通的灵长类,普通地遵循了灵长类的神经元缩放规则。作为进化程度比较高的物种,灵长类挣脱了更多神经元意味着更大脑子的魔咒,它们的大脑皮层和小脑神奇地在更小的体积里塞进了更多的神经元,在智力水平上把其他物种远远甩在身后。所以说,我们人类的大脑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大脑,我们确实比其他物种更优秀,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进化开了挂。
第二部分
想必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老是比我聪明?
聪明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概念,是一种表象,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叫作认知能力的东西。一般来说,认知能力越高,人就越聪明。在苏珊娜之前,科学家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能力跟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密切相关。人类的大脑可以简单分成三个区块:大脑皮层、小脑和剩余脑区。苏珊娜想要知道具体是哪个区块的神经元数量决定了认知能力。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苏珊娜得出结论:认知能力只与一个东西有关系,那就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数量。回到咱们举的这个例子上,别人家的孩子比你聪明,不是因为他经常动脑爱喝六个核桃,而是因为他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数量完爆你。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讲一讲苏珊娜的实验过程。首先,她得明确到底什么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到底能不能和聪明画上等号。认知能力虽然听起来很高级,但它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很多动物都拥有这项能力,比如乌鸦喝水故事里叼石子儿的乌鸦,马戏团里会数数的大猩猩,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的海豚。每当这些动物在认知能力的帮助下做出某些行为时,最常得到的夸奖就是聪明、通人性。但是有位叫作罗伯特·迪纳尔的科学家,觉得这样不咸不淡地夸奖动物两句很没劲,要玩儿就得玩儿个大的,给动物打分,排名,看看谁才是最聪明的。
在咱们人类世界,判断人聪不聪明有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考试。只要别人家孩子考的分高,你妈就能指着鼻子骂你不够聪明。能不能把这个方法用到动物上,给它们也打打分?于是,罗伯特根据不同动物的体型、生活习性和兴趣的差异,设计了一连串实验,然后根据动物的表现给它们打分。罗伯特使用的这种区别对待的实验方法非常好理解。同样是做实验,你把一根香蕉放到大猩猩面前和放到一只小狗面前,那吸引力能一样吗?你能因为大猩猩对着香蕉哗哗流口水,就说它不如小狗聪明吗?经过罗伯特一通折腾,虽然没能搞清楚到底哪种动物最聪明,但他发现了一个对大脑研究非常重要的结论:动物在实验中的得分高低,与它们的全脑重量和大脑皮层重量息息相关,脑子越重或者大脑皮层越重,认知能力就越强。
但是起决定作用的究竟是整个脑子还是只是大脑皮层?苏珊娜开始了第二步的研究。这一次,她搬出了脑之汤这个秘密武器,把目标锁定在大象脑子和人脑上。苏珊娜想要知道,这两个脑子在重量上的差异,有没有造成神经元数量的不同,从而导致了认知能力的显著差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找到人脑相关的数据很简单,麻烦的是确定大象脑子的数据。通过把大象的脑子打成黏黏糊糊的汤,苏珊娜克服了这个难题,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组数据:人类和大象的认知能力、人类和大象的全脑重量、人类和大象的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人类显然要比大象聪明,我们会说话、会写字,还能把大象拉到实验室里研究一番。但是人类的全脑重量只是大象全脑重量的三分之一,所以首先可以排除全脑重量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再来看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整个大象脑子总共有有2570亿神经元,但是其中98%的神经元居然都存在于大象的小脑。在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这个最关键的数据上,大象只有可怜巴巴的56亿,无法与人类的160亿神经元相提并论。这样一来,苏珊娜就证明了我们在前面说到的结论:脑袋重量并不重要,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才是决定人类聪明与否的关键。那为什么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就比别的物种多呢?
第三部分
第三个问题就不像前两个那么复杂啦,这个问题与吃有关,你知道爹妈为啥总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先得抓住男人的胃吗?
这个说法乍听起来很有些封建意味,好像什么容貌、内涵、家境都是次要的,想抓住好老公,姑娘们得有豁出去当老妈子的气概,任劳任怨,煎炒烹炸。特别是现在 O2O 产业发达,甭说外卖,只要你有钱,星级酒店大厨都能请上门来在家做菜,所以很多姑娘都不爱听这句话,总觉得是在给她们灌迷魂汤,鼓励她们为家庭奉献。其实呢,还真不是。现在咱们网络上有不少做菜节目,是不是都是小鲜肉围裙一围,颠着大勺给观众做菜?是不是人家咔咔咔一切菜,你就俩眼止不住往外冒红心,分分钟意淫你俩手拉手走向幸福新生活?为什么做菜这件事儿对男女都有这么大的性吸引力呢?是你贪吃吗?不是。
我们人类之所以非常看重烹饪,造出“善烹小鲜,可治大国”,先抓住男人的胃这种车轱辘话,是因为要是没有烹饪啊,咱们还在树上爬呐。烹饪让我们进化成人,所以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做饭跟有能力挂上了钩,这能力放到生活中,就是“好老婆真体贴”,放到工作上,就是“皇上英明”。这件事儿到底有没有这么玄乎呢?咱们从科学的角度讲讲看。
咱们人类跟植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没长一身大树叶子,没法进行光合作用,每天晒晒太阳喝喝风,不出半个月,饿死了。所以人类还没完全进化成功,跟其他灵长类的兄弟姐妹住在森林里的时候,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吃的。想象一下啊,早上天刚蒙蒙亮,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武器的动物,你的早中晚饭哪里来?只能采集一下植物的果实,偶尔能吃上点儿水果,和其他人一起抓只兔子回来生啃,已经是能在心里偷笑好几天的大餐了。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食物,蔬菜和水果都是野生的,一年四季随天气变化,整体上夏天和秋天比较多,冬天和春天能吃的少。兔子这类的小动物,不是每天都能吃得上,而且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生肉能提供的能量比熟肉能提供的能量少很多。所以很有可能你一路狂奔、围追堵截、辛辛苦苦抓回来的兔子给你提供的能量,还不如你抓它耗费的能量多。所以说,在没有掌握做饭技能的时候,人类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睡醒了,起来找吃的,吃一吃,再去找,一会儿吃一会儿找,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这种觅食过程是非常低效的,人类摄取的能量也只够日常消耗,一个个非常苗条,没有减肥困扰。
我们前面提到过,人类的大脑堪称能量消耗界的大胃王,每天摄入的25%的能量得用在大脑身上。不过在进化早期,大脑的地位并没有这么重要。因为觅食能力相对低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摄取的能量绝大部分被用于维持身体机能运转。脑子这种东西,既然每天只摘摘果子,应该也不太能用上,就少分点儿能量给它吧。虽然听起来比较轻松,但少分点儿能量给大脑其实是个复杂的过程。大脑消耗能量的多少跟其拥有的神经元数量密切相关,神经元数量越多,人越聪明,大脑耗能越大。这时候我们发现,分配给大脑的能量变少了,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更笨了。
突然有一天,人类掌握了烹饪技巧,世界就变了。同样是围追堵截抓到的兔子,烤过之后不仅香喷喷的,吃完还更不容易饿了。人类在同样的时间里,耗费同样的体力,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在现代世界里,获得更多的能量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几乎等同于你要发胖了。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更多的能量意味着人类有机会把多出的能量分配给大脑。久而久之,大脑就有机会拥有更多的神经元,变得更聪明,聪明到学会耕种、学会畜牧,开始农业文明。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没有某位祖先在某天突然掌握了烹饪技巧,我们的大脑还会和其他近亲一样,只能沦为身体的附庸,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把烹饪视为极其重要的技能,进而影响了我们对其他人的判断。
宁高宁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财富》杂志说,他是迄今为止,唯一管理过四个世界500强公司的CEO。这四家公司都是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分别是华润、中粮、中化和中国化工。
宁高宁在《清华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企业创新转型的动力系统。在文章里,宁高宁提出来,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动力系统”,来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最大可能激发员工的动机,让他们有足够动力来进行工作和创新。
他把企业创新的动力系统,归纳为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要素,分别是:原始动力系统,立体动力系统,职业动力系统和信仰动力系统。
所谓原始动力系统,从企业管理角度说,就是“严格纪律约束下简单直接的物质激励”。比如计件工资制度。这种动力系统在早年的制造业中很流行,因为它可以形成简单直接的激励。但是,“从推动创新能力角度来看,原始动力系统是最弱的。”因为这种系统更加强调纪律性而不是创造性。
立体动力系统,指的是公司设计出多维度、系统化的激励机制,以及多种激励和奖惩手段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成就需求等。但是,立体动力系统的主要激励形式,仍然是物质激励。
立体动力系统引入了目标、业绩、评价、奖励等现代管理手段,同时考虑到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符合现代经济人特征的企业激励体系。但是,宁高宁认为,这个动力系统对推动创新的作用仍然不明显。因为,只要仍然依赖物质激励,就会导致,“员工依然会较为重视中短期可预期的物质回报,很少愿意为了较长周期和较大风险的企业创新工作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
立体动力系统会引发下面这些问题:是否能够为了追求创新忍受业绩大幅下降?是否还在用当下的盈利评价现在的工作?是否依旧以“工厂思维”强调技术的使用而忽视再生能力的培育?
第三是职业动力系统。从员工需求角度来讲,职业动力系统主要满足的是自我尊重和认可的需求;从管理角度讲,主要以精神激励手段为主,比如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授权激励。
必须要注意的是,职业动力系统必须建立在物质回报的基础上。按照宁高宁的观察,当人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当下收入的关注程度会下降,这时候更多体现出的就是类似于自我挑战、自我探索等追求。如果一个组织中有职业追求的员工很多,那么,这个组织就具备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最后是信仰动力系统。从管理角度来看,信仰动力系统对企业文化要求很高。宁高宁的解释是:“信仰通常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信念,乃至一种对某个事物的固执信任。在企业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怀、格局、价值观,愿意用较长时间的投入去实现一个更大的追求,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在他看来,信仰动力系统在推动创新上,也是最强的。
以上就是企业家宁高宁总结出的四种企业创新动力系统:原始动力系统,立体动力系统,职业动力系统和信仰动力系统。
文章认为,对于1982年到2000年出生的被称为千禧一代的人来说,个人品牌中有三个要素尤为重要。
第一个要素是“谦逊”。千禧一代经常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如果你缺乏“谦逊”,只会加深别人的刻板印象。谦逊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比如,谦逊可以让你更能够打破自己的固有成见和知识边界,学到更多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东西;谦逊也有助于发展一个人的影响力,因为人们更喜欢和那些重视他人意见的人共事。
第二个要素是“适应能力”。在职业生涯开始那几年,往往是一个人最灵活的一段时期,你可以随时出差、搬迁、换工作,甚至换城市居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培养出新的技能、认识新的朋友、获得新的经验。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开始越来越多变得固定化,因为有太多的承诺和义务。
因此,要刻意保持自己对变化的喜好以及适应能力。而且,要向有影响力的人,比如导师或者管理者证明,你有这种意愿和能力。这样,你将会拥有更多的职业可能性。
第三个要素是“耐心”。文章认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耐心才是最难做到的”。“千禧一代总能很快发现那些失败的结构和过时的流程——这些结构和流程往往过于迟缓,难以做出改变。他们加入一家公司后,会凭借直觉确定公司需要做出哪些改变,但很快便会对缓慢的进程感到沮丧。相较于其他生活领域的变化速度和即时满足感,大公司的步伐往往非常缓慢。不幸的是,前辈们可能并不理会千禧一代对于更快速变化的欲望。他们认为,这些年轻人过于天真,有妄想症。”
这种情况下,年轻一代往往就会缺乏耐心,失望离开。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变化往往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的东西远远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复杂得多”,“确定最终结局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说服人们为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改变,才是成功的核心”。拥有耐心,一方面可以确保得到更好的改变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证明了你自己的成熟度,表示你已经可以接受更大的挑战。
以上就是年轻一代建立个人品牌的三大要素:谦逊、适应能力和耐心,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