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走的好好的,这个问题就突然钻进我脑子里。
不过那时“文学”这个词只是“写作方法”的意思,并不是文学的全义。后来才知道曾有一个学派只承认写作方法才是文学,这是后话了。当时只觉得文学并没有什么用。但是一件没有用的东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称道呢?只能是我想的不对。
渐渐地这个问题就随着童年一起消失了,它再次跳进我脑中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当时读周国平,他说以前的小说主要是故事,现在的小说主要在于形式,因为形式更接近于人的心理。读过一本意识流的名著——《麦田的守望者》一路写下好像两个老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地就聊跑题了,但两个人都很开心。就是这样的感觉。
但这些重形式的书,更多的却是不理解。拿马尔克斯来说,他的《百年孤独》我完全看不懂,评论却很高,但另一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却很喜欢。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很喜欢,但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却很难接受。仿佛重视形式便可以抛弃故事一样。
现代、后现代的作品只是要表达某种可遇不可求的心情,而经典的作品却必须讲究“文以载道”。曾国藩也说邵雍的诗不是正统,因为它太重教谕了。也对,重视教谕确实压抑了诗歌本身的活力,给“文以载道”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但那种像《日出.印象》一样的文学作品难道就对了吗?
我不是专家,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一直纠结下去。但刘震云是专家,却比我看得更开。他和他妈探讨文学,刘母认为她看过的电视剧中只有《红楼梦》和《手机》最为经典,她问她儿子文学是什么?刘震云说是描述人生,转而又说是为了揭示人生,刘母说揭示人生还不如描述人生呢!我曾看过他关于《一句话顶一万句》的演讲,知道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想象。就是人们平常抱怨的,“如果当初我...,现在就...”的句式一样,文学就是把这种遗憾尽量真实写出来,满足人们对另一条路了解的欲望。
这种理论好像只适用于小说,于诗歌肯定是不适用的。我得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古印度的先贤是很爱歌唱的,声音也好听,有人说这就是一种咒语,念某个字会让人舒服,某个词令人难受,中国诗的韵律也是一个体现。诗是描写意境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像画一样,配以韵律,令人怡悦忧伤。同样因为语言外国诗里意境的成分就少很多,更接近于剧。
再回到“文学”一词,作为结束。文者,纹也。用以区别野蛮,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但愿年轻的朋友不要再为此伤神费思。